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普通债权质押设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质押人与质权人应书面订立质押合同,明确质押的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具体金额、到期时间等内容。
根据《担保法》的原理,权利质权的设定应当公示,即以一定的方式将权利质权存在的事实表现于外部,以防止第三人受不知的不利后果。对于普通债权,由于一般不具备特定的权利凭证,无法以权利凭证的交付作为公示方式。然而,《担保法》也未规定普通债权质押以登记作为生效要件,因此不能以双方未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作为普通债权质押不生效的理由。质权人为保证质权的安全,应在质押合同中约定设质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通过对债权证明文件的审查来控制风险。普通债权质押由于缺乏对其质权的公示方式,质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质押人应向债权的债务人(又称第三债务人)发出通知书,通知其债权已被质押,并明确质权人有保全质押债权的权利。
对于非证券化凭证的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并不占有出质债权的凭证,且该质权缺乏公示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订立质押合同并通知第三债务人的方式明确质押人无权损害出质的债权,以确立质权人有保全质押债权的权利。如果出质债权受损害,质押债权人有权申请法院撤销债权出质人放弃出质债权或免除债务人债务的行为。但在债权出质未设定公示的情况下,债权出质人向第三人有偿转让出质债权时,质押债权人无权申请法院撤销其转让行为,只能要求质押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描述、担保的范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等。文章还介绍了质押的类型、质权的定义和担保效力,以及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的责任和处理方式。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存续期间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
贷款合同的内容,其中包括质押、借款货币、金额、期限和借款用途、借款利率与计息方法以及借款的归还。合同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为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提供质押,以确保债权的实现。同时,规定了借款的货币种类、最高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具体细节,并明确了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及相关问题。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必须符合一般生效要件及特殊生效要件如登记和共有人同意。房屋买卖合同必须登记才能生效,而未经登记的合同不具备生效力。共有人未书面同意的房屋买卖合同并非必然无效,而是效力未确定的合同。文章
普通债权质押设定的要点,包括质押合同的订立、权利质权的公示、通知第三债务人等方面。质押合同需书面约定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等内容。权利质权需公示,可通过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等方式进行。对于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应在合同中约定质押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