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普通债权质押设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质押人与质权人应书面订立质押合同,明确质押的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具体金额、到期时间等内容。
根据《担保法》的原理,权利质权的设定应当公示,即以一定的方式将权利质权存在的事实表现于外部,以防止第三人受不知的不利后果。对于普通债权,由于一般不具备特定的权利凭证,无法以权利凭证的交付作为公示方式。然而,《担保法》也未规定普通债权质押以登记作为生效要件,因此不能以双方未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作为普通债权质押不生效的理由。质权人为保证质权的安全,应在质押合同中约定设质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通过对债权证明文件的审查来控制风险。普通债权质押由于缺乏对其质权的公示方式,质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质押人应向债权的债务人(又称第三债务人)发出通知书,通知其债权已被质押,并明确质权人有保全质押债权的权利。
对于非证券化凭证的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并不占有出质债权的凭证,且该质权缺乏公示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订立质押合同并通知第三债务人的方式明确质押人无权损害出质的债权,以确立质权人有保全质押债权的权利。如果出质债权受损害,质押债权人有权申请法院撤销债权出质人放弃出质债权或免除债务人债务的行为。但在债权出质未设定公示的情况下,债权出质人向第三人有偿转让出质债权时,质押债权人无权申请法院撤销其转让行为,只能要求质押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不同合同类型的生效时间判断方法,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以及附有条件或期限的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的一般规定以及合同书形式、确认书形式、实际成立的情况。
网上贷款未到账时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在网络借贷中,如果贷款未能成功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则该贷款合同视为无效。依照合同措辞及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只有在实际放款后才能正式生效。若贷款机构未执行放款操作,构成单方面违约,合同无法产生效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借款
三方合同的生效期问题。三方合同从签订时起即开始生效,只要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并每个人签字、盖上公章或摁下手印,协议就算正式成立。合同成立后即可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此外,文章还涉及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合法性和银行工作中签订三方合同的合法
借款未成功冻结时合同的效力问题。当借款合同无效时,保证合同也可能无效,除非另有约定。对于借款不还的情况,可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查询借款人名下财产可通过查阅财务报告、借助媒体和政府部门力量、与债务人内部员工交流以及与债务人客户获取信息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