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 > 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644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那么,什么是欺诈和胁迫。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可否撤销。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问题。

一、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欺诈,是行为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是指以给对方或亲友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行为。

二、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能否撤销

以欺诈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主要有以下理由:

1、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

2、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

3、维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合同,这种合同的撤销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如果一方将其因欺诈、胁迫手段所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系善意取得,那么受欺诈、胁迫人不得以合同搬用来对抗善意第三人。

4、有利于鼓励交易,将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的合同,意味着受害人根据自身利益既可以申请撤销,也可以维护合同的效力.有一部分合同继续有效,继续履行,就会增加交易,增加社会财富。

三、胁迫与欺诈的区别有哪些

胁迫与欺诈均为故意的行为,但二者有存在区别:

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

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

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

4、胁迫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而欺诈则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和注意事项。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合同无效。为确保借条的法律效力,需明确借款人和出借人身份、真实意思表示、具备民事责任能力等要素。此外,注意事项包括附带身份证信息、亲眼目睹签名等。遵守这些要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防

  •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霸王条款与合同欺诈的区别。霸王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格式合同等,用以逃避法定义务和减免自身责任,但并不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因此,虽然霸王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但它并不构成合同欺诈。

  • 如何证明私自修改合同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 应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用有什么法律后果
  • 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 公司字号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