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承包合同纠纷 > 化解村民纠纷防止转化为刑事案件

化解村民纠纷防止转化为刑事案件

时间:2024-01-1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281

村级调解机构“平安家园活动室”有效解决纠纷,防止犯罪发生

村级调解机构的成立和组成

“平安家园活动室”是一个村级调解机构,成立近一年来,通过调解村民间的纠纷,已成功解决了30多起案件,成功率达到93%。这一做法不仅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也为该镇其他村找到了一条有效化解各类群众纠纷的途径。

调解员的角色和作用

“平安家园活动室”的调解员由村里的调解主任、治保主任以及懂法律并具备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和老党员组成。村民们在面对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时,喜欢到“平安家园活动室”寻求帮助。在调解员的引导下,经常发生的婚姻、家庭、邻里、继承等方面的矛盾往往能够得到解决。

案例:继承纠纷的解决

一次,村里的李奶奶来到“平安家园活动室”,向调解员诉说了她的困境。她家只有一个女儿,按照当地习俗,如果没有儿子,侄子可以继承遗产。于是,李奶奶的一个侄子小李要提前继承她的承包地,拔掉了地里原有的庄稼重新种植。为了解决纠纷,李奶奶求助于“平安家园活动室”的调解员。

调解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告诉小李:“侄子不是法定继承人,李奶奶的女儿与配偶是法定第一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你擅自拔掉地里原有的庄稼,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在经过一番劝解后,小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李奶奶道歉,并表示愿意将地还给她,并负责照管她的生活。最终,李奶奶同意让小李继续种地,而小李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果农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反成被告

    果农袁某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反被诉的情况。袁某在承包了葛石村八组的土地后,经过辛勤耕耘果园初具规模,却因合同到期后组方要求收回土地引发冲突。村民砍毁袁某果园千余棵树,案件经过媒体报道后,警方立案侦查。但出人意料的是,葛石村八组以合同纠纷为由将袁某告上法

  • 侵权纠纷的仲裁解决

    侵权纠纷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以及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的纠纷类型。包括经济合同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均可通过仲裁解决。最新资讯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的调整,侵权纠纷的解决将受到新的法律规范。

  • 刑事案件是否适合进行庭外调解?

    刑事案件也可以进行庭外调解,适用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损失案件、量刑较轻的过失犯罪案件,以及未损害第三方利益但可适用调解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条规定,调

  • 关于民间借贷还钱会判多久

    还钱后一般不会判刑,民间借贷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的范畴,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判刑。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

  • 刑事案件和解可不判刑吗
  • 哪些刑事案件可以和解
  • 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如何运用再审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