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如何运用再审程序
时间:2024-11-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的再审程序运用
案情
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被告刘*玲以做工程急需资金周转为由,以高利率为诱饵,先后向刘*生、曾*女等7人借款523225元。法院在2004年至2005年陆续受理了以上原告诉刘*玲民间借贷纠纷案,并以判决或调解方式结案,现在这些案件均已生效,但一直未执行。2008年7月19日,被告刘*玲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提起公诉,其诈骗行为涉及以上七人借给被告的款项。在被告行为被定性为刑事案件后,根据审判监督程序,法院决定提起再审。
争议
在再审实际操作中,以上案件存在以下争议:1、对于调解结案的案件,法院是否能主动启动再审程序。2、这些案件在再审之后,应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还是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
第一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对于调解结案的案件,如果法院发现确有错误,可以主动启动再审程序。对于以上案件,虽然已经有判决和调解,但是再审程序应该一并启动,以避免对同一事实出现两种不同的定性。此外,在退赃时也能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以上案件是再审案件,所以应该按照再审程序公开开庭审理。
第二种意见
另一种观点认为,调解结案的案件应当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对于这些案件,在另行组成合议庭后,可以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一、根据民诉法第177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于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并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而根据民诉法第18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如果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可以申请再审。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只能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时提起再审,而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应当由当事人申请再审。在本案中,笔者认为案件承办人应该建议当事人提起再审,如果当事人不申请再审,人民法院不应主动启动再审程序。二、根据民诉法第186条的规定,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由一审法院作出的,应该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一审程序虽然包含了受理、送达、开庭、判决等程序,但并不是每一件案件都需要走完所有程序。这些案件的事实比较清楚,只是对案件的定性存在错误。如果再次开庭审理,不仅会浪费司法资源,而且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1条的规定,再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裁定是否撤销原审判决、裁定。因此,笔者认为,在启动再审程序后,可以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而无需进行开庭程序。综上所述,对于调解结案的案件,应当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在再审之后,可以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无需进行开庭程序。这样的做法既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能高效地利用司法资源。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
刑事立案对民事案件执行是否有中止作用?
民事刑事交叉的案件,一般是先审理刑事案件再审理民事案件。民事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涉嫌刑事犯罪从而刑事立案,那么需要先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民事审理、执行。(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
刑事二审终审后的再审程序分析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不服判决是不能上诉的,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 如果判决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 第二百三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
-
刑事简易程序的变更及其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第十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
-
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如何运用再审程序
-
办理刑事案件有哪些强制措施
-
刑事案件第二审程序、执行程序的期限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