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 > 分期付款商品是怎样认定所有权转移的

分期付款商品是怎样认定所有权转移的

时间:2024-07-1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345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购买商品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那么分期付款商品是怎样认定所有权转移的,关于分期付款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分期付款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分期付款商品所有权转移案例及法律解析

案例背景

1997年1月,某商场推出了分期付款购货的服务方式。刘某到该商场购买了一台相式空调,双方签订了合同约定:空调价格为1.1万元,提货时需付款4000元,余款从1997年1月开始,每月付款1000元,直至货款全清为止。合同还规定,在分期付款期间,如果刘某未按约定付款,商场有权无条件取回空调,但已付的价款不予退还。在全部货款付清之前,刘某不得将空调转售、抵押、赠予或转租。

案件分析

刘某的房屋遭雷击起火属于自然灾害,刘某与商场对空调的毁损均无过错。根据民法理论,当买卖合同成立后,如果标的物的毁损或灭失不是由于当事人双方的过错造成,那么不存在由谁承担损失的问题,而是由标的物意外灭失的风险责任承担。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与风险责任同时转移,风险责任由所有权人承担。因此,针对这台空调所有权的转移,存在以下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

根据《民法通则》第72条规定,财产所有权在财产交付时转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根据这一条款,当刘某付清首期货款4000元并将空调运回家中使用时,空调的所有权就已经转移给了刘某,风险责任也随之转移给了刘某。由于刘某未付清剩余货款,双方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合同中关于商场有权取回空调的约定是一种违约条款,规定了刘某不全面履行合同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并非双方就空调所有权转移的特别约定。

第二种观点

根据合同约定,刘某向商场分期付款购买空调是一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按约付清全部货款这一条件成立时,刘某才能获得空调的所有权。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的"所有权从交付时转移"适用于此情况。刘某将空调运回家中后,只是获得了空调的使用权,而商场在刘某付清全部货款之前始终保留着该空调的所有权。

第三种观点

根据《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在这个案例中,刘某和商场都不拥有对空调的完全所有权。刘某行使了空调的占有和使用权,而商场作为卖方,在售卖空调时必然包含了利润部分,因此在刘某付清全部货款之前,商场仍然享有从刘某的付款中获得利润的收益权。双方对空调的处分权均受到限制,如果任何一方擅自处分空调,都会侵犯对方的民事权利。因此,空调的所有权应该是刘某和商场共有的。此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的公平原则,刘某和商场对空调的毁损均无过错,因此无论由谁承担全部的风险责任都是不公平的。综上所述,根据刘某已付的7000元和尚欠的4000元,刘某和商场应按照各自所占份额来分担这台空调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结婚后用婚前钱买车,是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标准以及婚前购买的车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除非另有约定或法定属于个人特有财产。结婚后用婚前钱购买的车也算夫妻共同财产,关键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财产所有权的时间。因

  • 供需合同

    供需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质量要求等条款。合同中明确了产品的具体信息、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以及交货时间、地点和运输费用等细节。此外,合同还规定了验收标准和提出异议的时间期限,以及质量问题的赔偿方式和标准。

  • 房屋承租人是否有权起诉征收补偿决定

    房屋承租人在征收补偿方面的权益问题。承租人对征收补偿决定有异议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相关条例规定的事项。被拆迁人的资格认定重点在于是否在拆迁公告前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权。

  • 中华老字号认定程序及条件

    中华老字号的认定程序及条件。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或组织,申请条件包括商标所有权、品牌历史、文化传承等。认定机构包括中华老字号振兴发展委员会等。申请认定程序包括提出申请、资料提交、调查鉴别、认定评审、公示等步骤。通过审核的企业将获得认定为

  • 采购合同
  • 房子转租三大注意事项
  • 赡养赠予协议能撤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