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中,租客自主建房既属于违约行为,又属于侵权行为。然而,房主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向租客主张责任。
1. 约定解除:指合同当事人认为解除合同比继续履行合同更有利于自身利益,根据合同自由原则,经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 法定解除:指当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
(四)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承租人擅自搬离租赁房屋,停止履行合同,导致租赁关系不再需要而解除房屋租赁合同。依法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受到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应认真履行。然而,承租人可能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愿履行租赁协议,可能在与出租人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擅自搬离承租房屋,停止履行合同义务。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看,这种情况属于承租人违约,不应得到法律支持。然而,考虑到房屋租赁合同履行期间的长期性,承租人可能会遇到无法预料的情势变更。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平衡各方利益,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有必要酌情支持其解除合同的请求。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包括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定管辖和协议管辖。同时介绍了房屋租赁纠纷的类型,如租金支付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随着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工作,规范市场行为,并鼓励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租赁合同的基本定义、期限形式要求以及主要条款等要素。租赁合同是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关于租赁物的使用和收益以及租金支付的约定。租赁期限有明确规定,不得超过二十年。合同形式要求租赁期限超过6个月的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条款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和质量、用途
承租人合同未到期提前解除时,出租人如何进行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合同解除需按照租赁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未明确约定时考虑是否可继续履行。承租人提前解除合同时,应赔偿出租人损失,赔偿金额视剩余租期而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押金并非违约金,除非合同明确约定,否
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租金金额及支付方式、履约保证金、场地维护及维修责任、转租事项以及合同解除条件等。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租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