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抵押 > 土地抵押售房合同被判无效双倍赔偿首付款案

土地抵押售房合同被判无效双倍赔偿首付款案

时间:2019-08-09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81

原告于 2003 年 4 月 13 日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金港国际花园售楼处与被告代理人商谈购买被告开发的商品房合同具体条款,双方最后确定合同的内容是原告购买被告的一套商品房,房屋座落于朝阳区西大望路 19 号,房号 5 号楼 2 单元 601 室,房屋总价款 813499 元,于 4 月 13 日交纳首付款 200000 元, 5 月 31 日交纳 93499 元,余款 520000 元通过银行贷款取得。双方还约定了格式合同之外的一些补充条款。双方口头达成一致后,被告让原告在《商品买卖合同》(合同号 267716 )上先签了字,并让原告交纳了 20 万元首付款和 407 元印花税,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收款收据。被告在收到原告的首付款后,将原告已事先签好字的合同拿到公司盖章,但被告不同意原告事先与被告代理人谈好的协议,拒绝在合同上盖章。基于此种情形,原告对被告的诚信产生怀疑,因此随后原告对被告所售项目又做了更多了解,原告了解到该房地产用地为原北京化工厂用地,与被告事先向原告介绍的不一样,原告开始担心房屋周边环境质量问题。因此原告于 2003 年 4 月 15 日向被告提出解除合同并退还首付款, 4 月 16 日,被告委托的赵律师表示开发商还没有签字盖章,合同还没有成立,谈不上解除,更谈不上违约金。 4 月 19 日,赵律师又表示,开发商准备签字盖章,这样合同成立,如想退房,按原告违约处理,原告应给付被告 32000 元违约金。原告不同意被告的要求,坚持退全款,双方因此产生争议。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未果,于是原告于 5 月 29 日向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因原告所签的一式四份的合同在被告手里,原告手里没有合同原件,只有一份被告没有盖章的复印件,因此原告只能以不当得利要求被告返还 200000 元预付款,但被告收到起诉书后,将掌握在手里一式四份的合同原件盖章,这样合同便生效,原告只能变更诉讼请求,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返还 200000 元首付款及 407 元利息。解除合同的理由是被告没有告知该商品房是在原化工厂基础上兴建的。 2003 年 6 月 1 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实施后,原告在律师的建议下去了朝阳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抵押登记科,了解到自己所购房屋土地及在建工程已经在 2002 年 10 月 24 日被开发商抵押给中国工商银行九龙山支行。知道这一消息后原告在庭审前即 6 月 25 日变更了自己的诉讼请求,由解除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变更为确认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被告除返还首付款、赔偿利息损失及税金外,还要求被告赔偿购房款一倍的数额,理由是被告在转让该房屋时没有告知抵押的事实,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有权要求双倍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强拆违法建筑的程序

    强拆违法建筑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决定三个步骤。不同行政机关在不同情况下有权查处违章建筑。在调查过程中,需注意调查人员的资格、笔录的真实性以及维权方式。决定程序中,需保障被处罚人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并有可能进行听证。

  •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处理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法律处理方式。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作为抵押物,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但某些特定情况下,如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同意可作为抵押物。同时文章也对抵押物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和规

  • 物权法规定建房屋可否抵押

    根据《物权法》规定,建设中的房屋是否符合抵押物条件。只要满足抵押目的、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办理抵押登记等条件,建设中的房屋可以作为抵押物。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条件,包括初始土地登记、抵押方式和土地使用权来源、土地价值评估以及申领抵押许可证等

  • 开发商土地抵押后是否能办理土地证

    开发商在办理土地证前能否办理土地抵押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必须先取得土地使用权才能办理土地抵押手续。同时,探讨了抵押的前提条件,包括抵押人必须是土地使用权人、抵押的土地使用权通常是有偿取得的等。在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地上建筑物和其

  •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中包括哪些内容
  • 以违法的建筑物进行抵押有效吗
  • 民间借贷抵押需要什么手续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