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揽合同中,根据民法上标的物毁损、失风险负担的一般规则,定作人或者承揽人在提供的材料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毁损、灭失时,损失应由材料的所有人承担,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这一原则已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确认,如德国民法第六百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我国应采用类似的规定。
对于承揽合同中已经完成的工作成果,一旦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毁损、灭失,应根据承揽合同的类型来确定损失由谁承担。根据是否涉及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可以将承揽合同分为两种类型。
对于第一种类型,定作人自始即可取得工作成果的所有权,因此在没有财产所有权转移问题的情况下,根据民法上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负担的一般规则,工作成果的所有人即定作人应承担工作成果毁损、灭失的风险,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对于第二种类型,承揽人首先取得工作成果的所有权,因涉及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应参照适用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负担的相关规定。在交付之前,工作成果的风险由承揽人承担;在交付之后,工作成果的风险由定作人承担,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
报酬的风险负担实际上是指承揽人无法交付或转移工作成果的所有权给定作人的风险,即债务履行不能的风险负担。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定作人自始即可取得工作成果所有权的情况,如果承揽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毁损、灭失,承揽人无法履行交付工作成果的债务。考虑到毁损、灭失的工作成果中包括定作人提供的材料和承揽人提供的劳务所形成的价值,报酬的风险应根据这两部分价值的比例关系进行合理分担。承揽人只能按照定作人承担风险的比例主张报酬支付。
对于承揽人首先取得工作成果所有权的情况,如果承揽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毁损、灭失,承揽人无法履行交付工作成果并转移所有权给定作人的债务。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报酬的风险负担由承揽人承担,承揽人不能向定作人主张报酬支付,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当然,如果当事人另有约定,应根据约定执行。
一家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合同未明确验收标准和质量异议期限,酒店方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后拒付余款并反诉要求退货。律师根据法律规定,指出酒店方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质量异议的证据应视为怠于通知,并承担相应后果。定作人应当及时验收工作成果
承揽合同中承揽方和定作方的法律责任。承揽方需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数量完成定作物或工作,否则需负责修整、调换、返修或重新包装,并承担逾期交付的责任。定作方中途变更或废止合同需支付违约金。此外,还涉及定作物异地交付、代运或送货的定作物的责任,以及保管不善导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禁止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本企业资质承揽工程,但挂靠合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法律效力。签订方需承担连带责任,需注意合同是否违反其他法律法规。
承揽合同的定义、主要种类及特征。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定作人要求完成工作并交付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其特点在于以完成工作成果为目的,标的具有特定性,且承揽人需独立承担风险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