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合同有何订立目的
时间:2024-11-2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担保合同的从属性,又称附随性、伴随性,是指担保合同的成立和存在必须以一定的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被担保的合同关系是一种主法律关系,为之而设立的担保关系是一种从法律关系。我国《担保法》第5条第1款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
担保合同的目的和属性
一、成立上的从属性
担保合同的成立必须以相应的合同关系的发生和存在为前提,并且所担保的债务范围不得超过主合同债权的范围。
二、处分上的从属性
担保合同应随主合同债权的移转而移转。
三、消灭上的从属性
一旦主合同关系消灭,为其设定的担保合同关系也随之消灭。
四、效力上的从属性
担保合同的效力依赖于主合同的效力。担保合同的订立可以与主合同同时订立,也可以是主合同订立在先,担保合同随后订立。
担保合同的独立性原则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约定担保合同不从属于被担保的合同时,即使被担保的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仍然有效。
最高额保证和最高额抵押的规定
根据《担保法》第14条和第59条的规定,允许为将来存在的债权预先设定最高额保证或者最高额抵押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
连带保证合同的权利主张方式
连带保证合同权利主张的方式,指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有时间限制,债权人需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定的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同时,根据不同担保合同条款,担保责任的期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
-
合同先履行一方的中止履行条件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
反担保质押合同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