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旅游局《团队国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规定,旅游者和旅行社之间的旅游合同可以在行程前通过书面形式解除。根据解约的时间不同,双方的违约责任也有所不同。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前的7天以上提出解约,双方不需要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但是,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前的7天以内提出解约,那么由提出解约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旅行社在出发前的7天以内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向旅游者退还全额费用,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具体的违约金数额根据解约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前的7天至4天之间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支付违约金,数额为旅行费用总额的10%。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前的3天至1天之间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支付违约金,数额为旅行费用总额的15%。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当日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支付违约金,数额为旅行费用总额的20%。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前的7天至4天之间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支付违约金,数额为旅行费用总额的50%。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前的3天至1天之间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支付违约金,数额为旅行费用总额的60%。
如果旅游者在出发当日解除合同,旅行社需要支付违约金,数额为旅行费用总额的80%。
由于我国现行《合同法》的分则中没有关于旅游合同的规定,不同地区法院的法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存在诸多差异,甚至有的判决违反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对于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承担问题,应该进行具体分析。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承担可以根据违约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旅游者的违约和旅行社的违约,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旅行社违约,只有少数情况是旅游者违约。
旅游者的违约可以根据时间进行划分,包括旅游开始前的违约和旅游开始后的违约。
由于旅游涉及交通、膳宿、导游等服务,并且旅游合同一般都具有团体性,旅游开始前,旅行社需要进行许多准备工作,如代办出国手续、预订交通工具和膳宿等手续。而旅行社办理这些手续需要旅游者的协助,例如提交必要的证件。如果旅游者不提供协助,并经过旅行社合理期限的催告后仍不履行这些义务,导致旅行社遭受损失,旅游者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旅游开始后,如果旅游者违反合同约定,任意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其他约定的义务,例如守时和准时的义务,从而给旅行社造成损失,旅游者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在我国,旅游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旅行社需要获得《旅游业务经营许可证》才能从事旅游业务。没有旅行业特许经营资格的民事主体以及超越经营范围签订的旅游合同是无效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违约问题。
旅行社的违约可以根据时间进行划分,包括旅行开始前的违约和旅行开始后的违约。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在旅途中遇到纠纷时,旅游者首先应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若无法达成解决则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若调解无果,消费者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解决纠纷时,应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则,提供真实有
旅行社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应交纳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法律依据,以及该保证金的主要用途。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旅游损害赔偿的举证方法,包括提供旅游合同及相关证据、旅行社领队或游艇服务商的书面材料以及医疗相关证据等。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代为诉讼,律师代理费用可由
航班取消赔偿的相关问题。因天气、突发事件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班取消,航空公司应协助安排餐食和住宿,但费用自理,且没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必须提供赔偿。航空法规定,因延误造成的损失,承运人应承担责任,但如能证明已采取必要措施,则不承担责任。旅游合同中,航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没有具体对旅游合同做明确规定,其属于无名合同范畴,也叫非典型合同,有关旅游合同违约金纠纷的处理,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差异。但总体而言,应当依照法律对合同违约责任的规定处理。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