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12条的规定,以下是相关法律知识,提醒缔约人:
合同的当事人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承受者,没有当事人,合同权利义务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给付和受领给付便无从谈起。因此,订立合同时必须明确写明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标的是合同权利义务执行的对象。合同不规定标的,就会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因此,标的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根据大多数观点,合同关系的标的为给付行为。《合同法》第12条所谓的标的主要指标的物,因此规定了标的的质量和标的的数量。因此,对于《合同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说的标的,常常需要按照标的物的理解。
标的物的质量和数量是确定合同标的物的具体条件,是使该标的物与同类其他标的物区别开来的具体特征。标的物的质量需要订得详细具体,例如技术指标、质量要求、规格、型号等需要明确。标的物的数量需要确切。首先应选择双方共同接受的计量单位,其次要确定双方认可的计量方法,再次应允许规定合理的磅差或尾差。标的物的数量是主要条款,如果标的物的质量可以通过有关规则和方式推定出来,那么合同缺乏这样的条款也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合同法解释(二)》第1条)。
价款是取得标的物所应支付的代价,酬金是获得服务所应支付的代价。价款通常指标的物本身的价款,但由于商业上的大宗买卖一般是异地交货,就会产生运费、保险费、装卸费、保管费、报关费等一系列额外费用。这些费用由哪一方支付,需要在价款条款中明确写明。
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涉及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确定违约与否的因素之一,非常重要。履行期限可以规定为及时履行,也可以规定为定时履行,还可以规定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如果是分期履行,还应该明确写明每期的准确时间。
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有关解决争议所采用的程序、适用的法律、选择的检验或鉴定机构等内容。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选择诉讼法院的条款、选择检验或鉴定机构的条款、涉外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协商解决争议的条款等,都属于解决争议的方法的条款。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涉及合同生效条件和当事人的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在依法成立时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当事人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合同效力,需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的撰写,包括合同对象、价格、品质、供货期等条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挑战,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合同纠纷律师费用的收取方式。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考虑主要因素包括工作时间、法律事务难度、委托人承受能力等。收费方式包括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适用于不同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