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12条的规定,以下是相关法律知识,提醒缔约人:
合同的当事人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承受者,没有当事人,合同权利义务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给付和受领给付便无从谈起。因此,订立合同时必须明确写明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标的是合同权利义务执行的对象。合同不规定标的,就会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因此,标的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根据大多数观点,合同关系的标的为给付行为。《合同法》第12条所谓的标的主要指标的物,因此规定了标的的质量和标的的数量。因此,对于《合同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说的标的,常常需要按照标的物的理解。
标的物的质量和数量是确定合同标的物的具体条件,是使该标的物与同类其他标的物区别开来的具体特征。标的物的质量需要订得详细具体,例如技术指标、质量要求、规格、型号等需要明确。标的物的数量需要确切。首先应选择双方共同接受的计量单位,其次要确定双方认可的计量方法,再次应允许规定合理的磅差或尾差。标的物的数量是主要条款,如果标的物的质量可以通过有关规则和方式推定出来,那么合同缺乏这样的条款也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合同法解释(二)》第1条)。
价款是取得标的物所应支付的代价,酬金是获得服务所应支付的代价。价款通常指标的物本身的价款,但由于商业上的大宗买卖一般是异地交货,就会产生运费、保险费、装卸费、保管费、报关费等一系列额外费用。这些费用由哪一方支付,需要在价款条款中明确写明。
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涉及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确定违约与否的因素之一,非常重要。履行期限可以规定为及时履行,也可以规定为定时履行,还可以规定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如果是分期履行,还应该明确写明每期的准确时间。
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有关解决争议所采用的程序、适用的法律、选择的检验或鉴定机构等内容。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选择诉讼法院的条款、选择检验或鉴定机构的条款、涉外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协商解决争议的条款等,都属于解决争议的方法的条款。
合伙人的入伙规定及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合伙人入伙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相关规定,得到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并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在友好基础上可协商解决,调解可寻求相关机构帮助,仲裁需按合同规定或纠纷发
附身份关系的赠与合同的有效性。依据合同法规定,该类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并受法律保护。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赠与合同可附义务,但任意撤销需有限制,已转移财产权利的部分不可撤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
经济合同纠纷的性质及解决方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经济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刑事责任。解决途径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当事人可通过自愿协商或第三方调解解决纠纷,也可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强调当事人应遵守法律判决
如何处理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问题。首先提出了协商和调解两种解决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对车位面积缩水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