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定义内容和形式
定义: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内容:
《合同法》第十二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形式:
口头形式
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在使用口 头形式时,应注意只能是及时履行的经济合同,才能使用口头形式,否则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只用语言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而不用文字表达协议内容的形式。
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书面方式表达相互之间通过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根据原《经济合同法》(现已废止 )的规定,凡是不能及时清洁的经济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冒名签订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被冒名人追认前的权利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拥有撤销权利,可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若未得到回应,则视为拒绝追认,撤销应以通知方式作出。法律规定也涵盖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等情况。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涉及合同生效条件和当事人的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在依法成立时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当事人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合同效力,需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的撰写,包括合同对象、价格、品质、供货期等条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挑战,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合同未到生效日期是否可以反悔的问题。文章指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签订合同后反悔属于违约,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应当按约定履行,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即使合同未正式签字或盖章,只要对方接受金钱,合同即刻成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