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认代理行为的人必须是被代理的本人。只有被代理人的身份是公开的,才能享有追认权。对于身份不公开的被代理人是否享有追认权,在英美法上存在争议。一些判例认为,只有身份公开的人才享有追认权。如果代理人没有披露自己为被代理人实施行为的事实,被代理人的追认将是无效的。然而,也有反对者认为,不允许身份不公开的被代理人追认,过于泛化了合同观念,否认了追认代理制度与身份不公开的代理制度的基础。
无权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时,其意欲代理的人必须现实存在。任何人不得声称为将来某日存在的人而实施行为,即使他能合理地期待自己的行为被追认。例如,在公司尚未成立时,发起人只能以自己的名义缔结契约,而不能以公司的名义缔结契约。只有公司成立后,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的合同,才能被公司追认。
1. 行为人必须以本人的名义实施了民事行为。
2. 本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无论是在追认时还是在实施民事行为时,本人都必须具备行为能力。
3. 被追认的行为必须具备合法性。被追认的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对于完全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以及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应当加以区别对待。
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行为有追认权,通过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可使无权代理行为中所欠缺的代理权得到补足,转化为有权代理,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被代理人可以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行使追认权。明示方式是指被代理人明确表示对无权代理行为给予承认。默示方式是指被代理人虽没有明确表示承认无权代理行为,但通过实际履行义务或接受权利等行为默示承认无权代理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也被视为默示承认。
不同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问题。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表见代理、法定代表人越权以及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均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合同被追认前,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进行追认,且善意相对人有撤销权。而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欺诈胁迫、
效力待定合同的概述及其性质。这类合同已成立但效力不确定,包括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和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其效力取决于第三人的追认或行为人取得处分权后的确认。这种合同制度符合权利人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权利人的利益实现和交易的进行。
虚假主体签合同的有效性问题,包括合同欺诈行为的无效性、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效果以及最新法律资讯。虚假主体签订的合同属于合同欺诈行为,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对于效力待定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有权撤销合同,而无权代理人所订的合同则根据具体情
代理关系的法律效力及其构成要件。代理关系中,本人不能以无权代理为由拒绝承担代理行为的后果。相对人可主张狭义无权代理或成立代理关系,前者可追究无权代理人的责任,后者可追究本人的责任。代理关系的构成要件包括无权代理人未获授权、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合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