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效力纠纷 > 虚假主体签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虚假主体签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时间:2025-05-0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82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的时候,当事人要注意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符合主体资格,有些人构成主体签订合同的,那么虚假主体签合同有没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虚假主体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是无效的:(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通过虚构主体签订的合同属于合同欺诈的行为,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的保护。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效果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利撤销合同,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2. 无处分权人所订的合同不影响善意买受人根据善意取得制度所获得的权利。如果权利人拒绝承认合同,合同被宣告无效,但如果财产已经交付,善意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时依法获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如果交付的是不动产,由于不动产所有权变动需要进行登记,因此不会引发善意取得的问题。3. 无权代理人所订的合同,如果本人不予追认,则对本人不产生代理人行为带来的后果。然而,如果该无权代理行为具备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那么该代理行为仍然会产生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并由该无权代理人自己承担法律后果。

三、最新资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或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或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首先确认合同效力,如果合同无效则定金应全部返还。其次确认协议是否存在欺诈等情况,存在欺诈则协议可撤销并返还定金。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需确定违约方身份。此外,签订定金协议需谨慎,避免纠纷,任何承诺最好以书面形式落实。对于

  • 案情

    王小姐夫妇通过中介公司购买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房产的经过。签订合同后,由于中介公司与售房人的纠纷,导致房产不能买卖。王小姐夫妇试图索要定金,但中介公司拒绝退还,并以各种手段欺骗他们。最后,王小姐夫妇发现中介公司的欺诈行为并得知房产不能交易的真实原因,感

  •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可以申请撤销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合同中涉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无效。当事人可请求变更或撤销显失公平的合同,但不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

  • 购房合同丢失的解决方法

    购房合同丢失的解决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如合同未做预售登记、已做预售登记但未办理银行按揭、已做预售登记并办理银行按揭,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需要支付的费用。同时提醒购房者在交接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书面凭证,以避免合同丢失后的责任纠纷。

  • 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 业主如何合法提出抗辩意见
  •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