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如果一个人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这个人有代理权,那么这个代理行为是有效的。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没有代理权却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二是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这个人有代理权,即这个人有代理权的外观。关于是否需要被代理人的过错以及相对人无过错作为构成要件存在争议。
个人认为,被代理人的过错应该是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之一。理由如下:第四十九条中有两处值得考虑,一是“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二是“有理由相信”。法条将“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三者并列起来表述,应该表示三者是有共性或处在同一层次上的。超越代理权和代理权终止都是表明以前是存在代理权的,但实质上还是没有代理权,而该条款的“没有代理权”是否为广义的没有代理权,我觉得值得商榷,我更趋向于联系后者的“有理由相信”来考虑,没有代理权是基于代理人与被代理人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被代理人有着某种行为或者外观客观上使得相对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也就是说是隐含着被代理人的过错,这也是此处没有代理权与普通无权代理中没有代理权的区别。
最初我认为表见代理和犯罪行为是可以共存的,因为行为人与相对人签订合同从表面上看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可以从民事上做出法律判断,而之所以构成犯罪,关键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了虚构事实、伪造证件等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对两个行为做出两个法律判断自然是可行的。
但仔细分析,我认为两者是不能共存的。理由如下:
综上所述,表见代理与诈骗罪是有所不同的,两者的主要目的虽然都是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但实施的主体是不同的。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在线咨询。
委托律师代理合同的签订方式。委托代理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如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则必须遵守。
超越代理权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代理人实施的超出被代理人授权范围的行为被视为超越代理权的行为或无权代理。根据法律规定,这些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会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代理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责任,如代理权限内的责任、转托
买卖合同中相对人是否需要对无权代理承担责任的问题。如果无权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进行追认。同时,申请办理房屋买卖合同公证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居民身份证件、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屋买卖合同文本等。文章还提及
无权代理订立合同的相关内容。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包括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在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权代理的合同效力需经被代理人追认或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来确定。未经追认的合同对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