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代理 > 欺诈行为与表见代理有什么区别

欺诈行为与表见代理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10-13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0913

法律咨询:信用合作联社的贷款纠纷

背景

原告新沂市信用合作联社xx信用社为方便辖区内农户的生产生活实行在5000元限额内凭证贷款制度。于2004年4月24日向被告徐xx发放了贷款证。同时,又与被告徐xx、徐xx、徐xx、张xx、徐xx五人组成的连保小组签定了联保合同,约定联保小组中只要有一人在限额内借款则其余四人自动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纠纷过程

被告徐xx于2005年5月12日凭贷款证向xx信用社借款3000元并称是给时任村支部书记徐xx使用,故2005年11月10日徐xx持被告贷款证及私章等证件偿还了该笔借款。同时徐xx利用以此持有被告的贷款证及私章等证件于2005年11月12日以被告的名义向xx信用社又借款5000元,期满后偿还2000元,余款3000元不予返还。

律师回答:被告的表见代理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徐xx的贷款行为虽然被告不知情,但原告属善意且无过错,并且从表面足以相信徐德法有代理权,因此其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相关法律知识:欺诈行为和表见代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应具备四个要件:

  1. 欺诈人有欺诈故意。
  2. 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3. 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也就是说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 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欺诈行为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时构成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否则,为无效民事行为。

而表见代理,则属无权代理的一种,是指行为人在无代理权的情况下以本人名义代其同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第三人不知情而信赖其有代理权,法律根据可信的正当理由视之为有权代理。无权代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表见代理属广义的无权代理,狭义的无权代理则专指除表见代理以外的其他无权代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

    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表见代理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旨在保护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的安全。其构成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等条件,并且相对人必须是善意的且无过错。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包括被代理人

  •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翁某作为某公司董事长伪造公司印章签订担保合同的情况。翁某因投资房地产向游某融资并签订《借条》和《协议书》,其中涉及A公司、某公司的担保。虽然某公司提出再审,主张翁某伪造印章,但最高法院认定翁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公司需承担担保责任。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

  • 委托行为及其法律要求

    委托行为的法律要求。委托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文件;还需提供委托授权书,明确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等。此外,根据委托事项的不同,还需提供特定材料。这些文件和证明的准备是确保委托行为合法有效的必要步骤。

  • 无权代理与无权处分的区别

    无权代理与无权处分的区别。代理权是指行为人接受委托授权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而处分权则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范围内对财产的最终处理权利。无权代理与无权处分的本质区别在于代理行为依据是否有授权,处分行为依据是否有处分权。无权代理行为构成表见代理,而无权处分行

  • 案件概述
  • 签订委托合同的注意事项
  • 表见代理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