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保全 > 合同保全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合同保全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时间:2024-08-2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0944
合同签订生效后,就有合同保全制度一说,合同保全制度中,又有着撤销权一说,合同保全撤销权有着一定的成立要件,那么,合同保全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总结了以下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您答疑解惑。

客观要件

1.债务人的行为

1.1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是一定的行为。

1.1.1债权人的撤销权只能适用于债务人的有效法律行为,而不适用于债务人的事实行为或无效的民事行为。

1.1.2债权人的撤销权可以适用于双方或单方的法律行为,可以是无偿或有偿的法律行为。此外,债权人的撤销权不仅限于债权行为,也可以适用于物权行为。

1.1.3能够成为债权人撤销权标的的行为不仅限于法律行为,还包括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适法行为,如催告、承认通知行为、债权让与通知行为等。同时,不作为被视为一定法律行为的行为也可以成为债权人撤销权标的,如诉讼行为、登记行为等。

1.2债权人必须拥有有效且持续存在的债权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拥有有效的债权,并且该债权仍然存在。

首先,债权人必须拥有有效的债权,如果债权人并不享有债权,或者虽有债权但该债权无效或已消灭,那么债权人就无法行使撤销权。

其次,该债权一般应该是以财产的给付为目的的债权,虽然不限于金钱债权,但必须以财产权为标的。

再次,该债权必须是在债务人实施法律行为之前已经产生的债权,因为债权人撤销权主要是针对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行为。在债务人实施法律行为之后产生的债权很难说受到了其前债务人行为的损害。

最后,可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不必已届清偿期。因为撤销权主要是针对债务人积极损害债权的行为,如果不及时行使撤销权,等到债权期限届满时将无法补救。

1.3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有害于债权

债务人的行为必须导致其清偿能力的减少,以致无法满足债权的要求,给债权的实现造成损害,这是判断撤销权是否构成的重要标准。

1.3.1判断债务人的行为是否有害于债权主要看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导致其财产减少。债务人减少财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减少积极财产,如让与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放弃权利等;二是增加消极财产,如债务人新承担债务等。免除债务、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被认为是有害于债权的行为。除此之外,其他无偿行为或以不合理低价进行的有偿行为也构成有害于债权的行为。

1.3.2判断债务人财产减少是否导致无资力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债务超过支付能力是判断无资力的要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支付不能是判断无资力的要件。

主观要件

2.1债务人的恶意

债务人的恶意通常只在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的情况下考虑,具体情况如下:

关于债务人的恶意,有观念主义和意思主义两种立法例。观念主义认为债务人的恶意是指债务人对其行为可能导致无资力履行债务的后果具有一定的认识。意思主义则认为不仅要有一定的认识,还要有诈害债权人的意图。

2.2受益人的恶意

受益人可以分为第一受益人和转得人。广义的受益人不仅包括直接从债务人行为中获利的人,还包括间接获利的人。史*宽先生主张采用广义受益人概念,将转得人也包括在受益人范围内。对于第一受益人,史先生认为其恶意应该是指受益人对其行为可能导致损害债权人的事实具有一定的认识,而无需有诈害债权人的意图,这与债务人的恶意相同,即采用的是观念主义。

合同撤销权制度在保护债权人、防止债务人逃避债务和保障合同债务履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撤销权的构成要件理论存在许多争议,但随着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进一步成熟,撤销权制度必将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固定单价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的一种,其价格计算以图纸、规定和规范为基础,工程任务和内容明确,合同单价固定不变,不因环境变化或工程量增减而改变。该类合同有特定的法律依据,并涉及固定综合单价与固定单价合同的区别。固定单价合同是承包商承担价格风险,发包方承

  •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的合同义务,包括支付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提供技术资料并进行协作等,并参照了相关法律依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合作开发合同与委托开发合同的区别,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研究工作方式、合同主体、签约目的、风险分担原则以及成果归

  •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指的是哪些内容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的相关内容。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发生的、当事人无法预见、避免、控制和无法控制的意外事件,导致不能履行或延迟履行合同。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需及时通知对方并

  • 合同专用章丢失了怎么办

    合同专用章丢失后的处理方法。当合同专用章丢失时,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重新刻制,并在报纸上公告。同时,可以参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处理合同事务。此外,如果合同原件丢失,双方均承认合同存在并履行约定,则不会有太大影响;否则需要寻找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的存在

  • 协议和合同有区别吗
  • 保管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 网上合同纠纷应该如何解决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