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实现技术开发合同的目的,那么合同可以被解除。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如果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那么合同可以被解除。
如果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并经过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那么合同可以被解除。
如果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技术开发合同的目的,那么合同可以被解除。
如果技术开发合同的标的技术已经被他人公开,导致履行技术开发合同没有意义,那么合同可以被解除。
技术开发合同的合同标的是对尚未问世的技术项目进行研究开发的行为。
订立技术开发合同的合同主体必须具备订立合同的能力,并且委托开发方需要具备委托开发所需的财力、物力,而开发方需要具备进行技术开发的物力、基础设施、科技人员和技术情报资料。
技术开发合同是一种双方有偿的合同。
订立技术开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根据2001年起实施的《技术合同认定规则》的规定,技术开发合同的认定条件包括:
技术开发合同必须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目标。
合同标的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尚未掌握的技术方案。
研究开发工作及其预期成果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创新内容。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还明确规定了以下合同不属于技术开发合同:
合同标的为当事人已经掌握的技术方案,包括已完成产业化开发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
合同标的为通过简单改变尺寸、参数、排列,或者通过类似技术手段的变换实现的产品改型、工艺变更以及材料配方调整。
合同标的为一般检验、测试、鉴定、仿制和应用。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推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免征增值税,所以专利权转让免征增值税的。试点纳税人申请免征增值税时,须持技术转让、开发的书面合同,到纳税人所在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并持有关
不是所有的技术合同都能认定。只有自然人(个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就下列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技术合同可以进行认定登记: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多扰乱社会经济次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是《合同法》总
技术开发合同与技术转让合同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技术开发合同是当事人在订立技术合同时对尚未掌握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技术方案所订立的一个开发方案。而技术转让合同是转让一项现有的、特定的专利或非专利技术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