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具体包括:
(1) 对法人的审查:必须审查原件或者盖有工商行政管理局复印专用章的公司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副本复印件。
(2) 对非法人经济组织的审查:应当审查其是否按法律规定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对分支机构或是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设立的经营单位,除审查其经营范围外,还应同时审查其所从属的法人主体资格。
(3) 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应调查清楚其地位和性质、公司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国籍及公司或组织注册地。
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审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资格,包括:
(1) 代理人职务资格证明及个人身份证。
(2) 被代理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
(3) 判断代理行为是否超越了代理权限或代理权是否超出了代理期限。
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认真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特别是对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负有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劳务、工程项目或限制经营项目等义务时,应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由政府法定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或资质等级证书等证明。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仔细审查对方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明资料,必要时应到签发部门进行验证或进行实地考察,以防对方当事人伪造或变造证明材料。对方当事人提供的各种证明资料中所使用的当事人名称、印章等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以下资料不能作为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证明资料,但可归入合同档案保存,以备考查:
(1) 名片、厂家介绍、产品介绍等资料。
(2) 各类广告、宣传资料。
(3) 各类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号码。
(4) 对方当事人提供的未经我方合同承办人见证而复制的或未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资料。
合同签订前实行评审制度。合同评审机构设在信用(合同)管理机构内部,组成人员包括主管副总、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信用(合同)管理员、合同承办人、供销、财务部门负责人等。
合同承办人将合同草本及相关资料交信用(合同)管理员初审。
信用(合同)管理员填写合同评审表中初审记录,交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批,并签署审批意见。
特殊/重大合同由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会审。信用(合同)管理员汇总各部门会审意见后,交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并报主管副总批准实施。
信用(合同)管理员将合同评审表归入该合同档案。
甲乙双方在签订合作意向书时需要注意的风险提示和合同订立过程。甲方在签约前应仔细审查乙方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并保护自身权益。合作内容包括采购苗木,乙方需保证苗木质量,双方约定了交货地点、方式和付款方式。合同还规定了违约责任和争议解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强制执行申请的审查内容,包括实质审查和程序审查两个方面。实质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材料的真实合法性、证明能力和事实法律依据;程序审查则主要审查申请机关的主体资格、行政强制执行权和被执行人的行为。通过这两方面的审查,人民法院确保执行申
公司重整的程序及相关行为。包括提出重整申请、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受理、重整计划的执行等方面的内容。在重整申请中,讨论了申请人资格、申请书内容等要求。在受理过程中,介绍了法院审查、调查、选任检查人、中止其他执行程序等措施。在重整计划中,详述了重整计划的内容
买拆迁安置房合同的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在签署合同时,需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确保甲方具备签署合同的资格;合同内容必须详尽具体,包括补偿款项总额、支付日期与方式等;违约责任条款必不可少;避免签署空白协议,并妥善保管合同副本。同时,介绍了拆迁房屋的补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