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具体包括:
(1) 对法人的审查:必须审查原件或者盖有工商行政管理局复印专用章的公司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副本复印件。
(2) 对非法人经济组织的审查:应当审查其是否按法律规定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对分支机构或是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设立的经营单位,除审查其经营范围外,还应同时审查其所从属的法人主体资格。
(3) 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应调查清楚其地位和性质、公司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国籍及公司或组织注册地。
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审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资格,包括:
(1) 代理人职务资格证明及个人身份证。
(2) 被代理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
(3) 判断代理行为是否超越了代理权限或代理权是否超出了代理期限。
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认真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特别是对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负有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劳务、工程项目或限制经营项目等义务时,应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由政府法定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或资质等级证书等证明。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仔细审查对方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明资料,必要时应到签发部门进行验证或进行实地考察,以防对方当事人伪造或变造证明材料。对方当事人提供的各种证明资料中所使用的当事人名称、印章等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以下资料不能作为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证明资料,但可归入合同档案保存,以备考查:
(1) 名片、厂家介绍、产品介绍等资料。
(2) 各类广告、宣传资料。
(3) 各类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号码。
(4) 对方当事人提供的未经我方合同承办人见证而复制的或未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资料。
合同签订前实行评审制度。合同评审机构设在信用(合同)管理机构内部,组成人员包括主管副总、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信用(合同)管理员、合同承办人、供销、财务部门负责人等。
合同承办人将合同草本及相关资料交信用(合同)管理员初审。
信用(合同)管理员填写合同评审表中初审记录,交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批,并签署审批意见。
特殊/重大合同由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会审。信用(合同)管理员汇总各部门会审意见后,交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并报主管副总批准实施。
信用(合同)管理员将合同评审表归入该合同档案。
合伙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伙企业的资格审查、合作方式、利润分配、会计及账册保管、幼儿园事务、禁止事项、解散与清算以及违约责任。其中强调了合伙人的资格审查的重要性,合作方式中需要明确出资的折价和登记手续,利润分配应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同时明确了会计方法和
婚内财产公证审查的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和资格、意思表示和权利、行为事实真实性等。同时介绍了哪些财产可以进行婚后财产公证,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并详细阐述了婚后财产公证的程序和所需准备的材料,如财产所有权证明、个人身份证明和双方草拟的协议书等。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我国的法律影响。该认定书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依据,制作程序严格规定,内容包括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证据、形成原因、责任和意外原因等。同时,对制作主体资格、制作时间、制作形式和送达程序都有严格的审查要求。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审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承包人的主体资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安全教育和技术操作培训、重点场所和部位的警示标志等。同时,文章还涉及辅助材料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安全资金投入和从业人员保障等方面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