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事行为奉行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对于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的合同,如果没有法定无效情形,应当尊重当事人意志,尊重合同效力。当事人之间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在合同成立、生效后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依据合同行使权利。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在本案中,原被告签订的合同明确约定若被告认为实际情形已致使无法继续履行本合同的,则有权解除本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二款,“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里的当事人可以是合同任何一方,无论是守约方还是违约方,本案中被告逾期支付租赁收益,其行为已经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时作为合同当事人的被告即使是违约方也有权解除合同,至于解除合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赔偿。
基于以上原因,在本案中,被告有权解除合同,对于被告违约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原告可以向被告要求赔偿。
2005年10月27日,原告朱雄瑜与被告江苏省昆山市安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绅酒店)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原告将房屋租赁给被告使用,原告配合被告安绅酒店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被告安绅酒店提供一切正常经营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合同规定,被告按期支付原告租赁收益,若被告逾期支付物业租赁收益,原告有权要求被告安绅酒店实际履行并缴纳滞纳金。合同还约定,如遇不可抗力、政府动迁、规划调整等情况,或因原告原因造成的物业损坏或灭失,被告对此不负修复或赔偿责任。若被告认为实际情形已致使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则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原告将房屋交付给被告使用,被告按期支付租金。然而,由于被告逾期支付租金,部分承租人封堵被告酒店,导致被告无法经营,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被告认为实际情形致使无法继续履行合同,要求解除合同。原告认为没有达到解除合同的法定和约定条件,不同意解除。
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原被告签订的合同,原告提供房屋,为被告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被告按期支付租金。然而,被告逾期支付租金构成违约,部分承租人封堵被告经营场所,导致被告无法经营、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虽然合同无法履行的责任不可归责于原告,但根据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中的解除条款,被告在合同实际无法履行的情况下拥有合同解除权。被告的违约行为不影响其解除权的行使。因此,法院判决解除原被告签订的租赁合同。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判决生效。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违约行为是否影响合同当事人的解除权。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作为合同违约方无权解除合同,因为合同无法履行是由于被告逾期支付租赁收益导致承租人不满,进而承租人封堵酒店造成合同无法履行。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合同约定,被告认为实际情形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因此被告有权解除合同,而不论合同无法履行的责任由谁承担。
疫情下合同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租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不能解除租房合同。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因疫情导致无法使用期限超过租期的大比例时间或超过租期,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
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需要遵守的程序和通知要求。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条款和注意事项。
债权债务未结清情况下合同解除与转让的相关问题。在债权债务未结清时,合同不能解除,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权利义务终止,已履行的可根据情况要求恢复、补救并赔偿。债权的转让需遵守法律规定,通知债务人才有效;债务的转让需经债权人同意。
违约责任中履行不能的各种情形和具体分类,包括主观与客观、自始与事后、全部与部分等不能的情形。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不完全履行等违约行为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之一——债权人迟延的情形和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