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情势变更应符合哪些条件
时间:2024-04-03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一般是指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形势等客观情势。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应具备一定的条件。那么,适用情势变更应符合什么条件,什么是情势变更。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解答有关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各位有所帮助。
适用情势变更的条件
1、客观事实的发生
根据合同法规定,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前提条件是发生了情势变更的客观事实。这里的“情势”是指作为合同成立基础或环境的客观情况,例如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形势等。而“变更”指的是这些客观情形发生了异常变动,但这些变化必须是一般性的、正常的变化,例如价格的正常涨跌,并不构成情势变更。
2、变更发生在合同生效之后、履行完毕之前
如果合同无效,则可以直接适用无效处理原则,即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可以不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也就不存在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必要。如果合同尚未生效就发生了情势变更,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合同条款,基于新的情势订立合同。而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终结,无论情势如何变更,也不会导致不公平的后果。
3、变更是当事人无法预见、避免、克服的
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化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能够预见的,或者在履行合同中可以避免或克服的,那么就不符合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条件。如果当事人对情势变更没有预见,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可以预见,那么当事人仍然不能主张情势变更。如果一方当事人预见而另一方没有预见,应该区分善意和恶意的情况,对善意方应允许主张情势变更。
4、变更导致合同履行显失公平
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动动摇了合同的基础,改变了合同的环境,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如果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将导致明显不公平的后果,则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但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化给当事人履行合同带来的不公平是轻微的,就不能适用该原则。
情势变更的定义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立合同的基础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发生变更,导致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且无法克服的结果。如果继续执行原合同将导致明显不公平,背离诚实信用原则,就认为原合同也需要相应变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变更程序的要点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要点。包括变更要求的提出、及时作出答复和达成书面协议三个步骤。双方应就变更的内容、条件等充分协商,并以书面协议形式确认,明确变更条款和生效日期,最后签字盖章并备案。
-
代为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行性
第三方代为履行债务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文章介绍了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构成条件、法律特征、第三人的地位和拒绝权等。文章强调债权人的权利合同中的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其具有拘束力,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
-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内容包括保密性要求、诚信合作原则、保密价格和收入、限定客户范围、协议变动需补充协议确认、有效文件形式、合同解除或延期的共同签署同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甲方实力和履约承诺、滞纳金支付、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以及补充条款等其他条款。
-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的相关条款。合同内容包括标的物的描述和价格、质量要求、交付方式、时间及地点、装卸费及包装、所有权转移及风险承担等。其中详细规定了标的物的交付方式、交货地点、时间和运费承担方,以及包装标准和风险承担方式等。
-
情势变更是法定解除吗
-
卖方公司为合同履行地吗
-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