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责任承担 > 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承担

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承担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3126
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侵权事件使我们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群体。那么,未成年人是否具有侵权责任能力呢?未成年人侵权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程序呢?下面是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针对这一问题为大家搜集整理到的相关资料。

一、未成年人是否具有侵权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侵权责任能力,即自然人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王*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那么未成年人是否具有侵权责能力呢?英美法系国家通常都肯定未成年人具有侵权责任能力,认为未成年人在侵权责任能力上不具有特殊性,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均应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而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都否定未成年人具有侵权责任能力,认为未成年人在侵权责任能力上具有特殊性,不具有辨识能力的未成年人对自己的侵权行为不承担责任,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故我国法律否定了未成年人具有侵权责任能力,即未成年人无需为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同时又规定了有财产的未成年人要承担赔偿责任,这实在让人费解。既然未成年人不承担侵权责任,那为何需要用自己的财产进行赔偿?这难道不是承担责任的一种形式吗?既然有赔偿的义务,那又怎么能说未成年人不承担侵权责任呢?该条文不仅自相矛盾,还造成我国未成年人侵权以是否拥有财产来确定责任承担与否的误解。同时,根据规定还会造成一种奇怪的现象,如一个有财产的7岁小孩要为自己的侵权行为进行赔偿,而一个15岁的少年仅因为没有财产而不需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因此,承认未成年人的侵权责任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笔者认为,未成年人是否具有侵权责任能力这一问题不能一刀切,侵权责任能力应当与年龄、认知能力相结合进行判断。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在我国12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义务教育的要求来说,一般都到了上小学六年级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心智也基本成熟。因此,建议以12周岁为界限,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具有侵权责任能力,不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侵权的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不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的除外。很明显,这也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认定标准,需要法官在个案中发挥其自由裁量权,这就对法官的法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担责任

无论从道德上来说还是从法律上来说,父母都对其未成

年子女具有监管义务。基于此,很多国家在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上都将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为责任承担主体或是赔偿主体,一方面能更好的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实现,弥补未成年人财产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督促监护人更好的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和监管,提升监护人的责任感。就目前来说,我国未成年人侵权的责任主体是其监护人,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可知,监护人无论过错与否都要承担侵权责任,但尽到监管义务的可以减轻责任。学界通说认为这是一种严格的无过错责任。

笔者认为,不加以区分的建立监护人承担责任的制度并非一个合理的选择。第一,对监护人来说不公平。虽说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但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未成年人侵权的诱因也是来自多方面的,父母的监管不力可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同时,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活动,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身边,对于什么是尽到监护责任应当进一步进行解释,并非笼统的进行规定,导致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第二、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味的要求监护人承担责任,可能会造成监护人为了避免被监护人实施侵权行为,限制未成年人外出活动等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也与立法的初衷相违背。同时,并非所有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都是其父母,那么在父母缺位或是缺乏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其他人可能不愿意承担风险从而拒绝充当监护人的角色,这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健康成长。笔者认为,监护人在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上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较为合理,让监护人自己举证证明其尽到监管义务,这种既不过分严格又不过分宽松的形式,更具有合理性。

三、未成年人与监护人责任承担的关系

对于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监护人因与未成年人存在血缘等特殊关系,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大多数国家都普遍认可的立法,但对于“一定情况”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不同。笔者认为,在本文上述关于侵权责任能力的认定成立的前提下,未成年人与监护人责任承担与分配关系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1、不具备侵权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侵权。笔者认为,未成年人不满12周岁或者未成年人年满12周岁但能证明其因发育迟缓等特殊原因不具有辨识能力、心智不成熟的,对于这类未成年人应当视为不具有侵权责任能力之人,这类未成年人的侵权应当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因未成年人不承担侵权责任,故即便未成年人有财产,也不承担赔偿责任。

2、具备侵权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侵权。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年满12周岁,且具有辨识能力。该类未成年人应当视为具有侵权责任能力之人,应当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监护人如果能证明其尽到监管义务的,不承担责任,不能证明其尽到监管义务的,应当与未成年人一起对被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第299条规定:承运人的主要义务

    《合同法》第299条关于承运人的主要义务。承运人需按时将旅客运送至目的地,并按客票时间和班次运输。若未履行,需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若旅客解除合同,承运人应退还款项。行使权利不影响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 判决确定前的侵权责任承担问题

    侵权责任的确定问题。在法院判决前,当事人不承担侵权责任。法院判决生效后,按执行管辖规定,由相应法院执行。侵权行为的分类包括按构成要件、侵害对象、致害人的人数以及行为性质等多种分类方式。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有所不同,同时介绍了积极和消极侵权

  • 记者曝光他人隐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记者曝光他人隐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记者无权曝光他人隐私,若曝光则属于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民事权益包括隐私权等多种人身和财产权益。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 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怎么处罚

    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的处罚规定。对于高空坠物造成的伤害事故,仅当产生侵权行为且所有者、管理者或使用者无法证明无过失时才需承担侵权责任。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建筑物使用者需承担补偿责任。对于高空抛物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会

  • 北京网络卖家若卖假货,平台服务商或担责
  • 侵权能否赔偿精神损害
  • 承担一般民事侵权行为责任的条件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