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302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第303条也同时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旅客自带物品毁损、灭失的,承运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旅客托运的行李毁损、灭失的,适用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
我们认为,第302条应是无过错责任。根据该条规定,只要伤亡不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不能证明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承运人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客运合同中承运人的主要义务就是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理应保证旅客在运送过程中免遭各种损害。况且,运输工具是在承运人掌管、指挥下运行的,承运人对运输过程的情况更为了解和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讲,旅客的人身安全全托付给了承运人。因此,承运人对旅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损害应负加重责任。这是承运人的营业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充分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的要求。
合同法第303条的规定则是两种归责原则的规定。第1款是过错责任的规定,对于在运输过程中旅客自带的物品毁损、灭失,承运人有过错的,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没有过错,则不承担任何责任。第2款的规定则要结合合同法第311条的规定理解。合同法第311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条规定与第302条的规定同出一辙,显然应是有关无过错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299条关于承运人的主要义务。承运人需按时将旅客运送至目的地,并按客票时间和班次运输。若未履行,需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若旅客解除合同,承运人应退还款项。行使权利不影响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我国合同法在吸收以前立法合理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违约责任制度。首先,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上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这与国际通行的趋
归责原则是确定民事责任的法律准则,决定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承担和免责条件等。在专家责任中,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有不同的归责原则。对于专家违约责任,大陆法系国家通常
《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本条规定了违约的基本形态和承担违约责任的种类,这一规定被称为“严格责任原则”,是合同违约的一般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