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的特殊保护原则和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免责条款不能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的责任。这是因为允许这样的条款存在会导致当事人利用合同形式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与社会整体利益相违背。在实践中,这种免责条款通常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因此应予以禁止。
我国合同法规定,免除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这是因为这类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允许这类条款存在会导致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其欺骗对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同权益,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相违背。需要注意的是:
1. 免责条款可以有效地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责任。
2. 免责条款只能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责任。也就是说,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只能限于财产损失,对于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不受此限制,只要是免除对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都应当被视为无效。
1. 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因此合同中的全部条款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真实意思表示。
2. 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当表现为对合同全部条款和内容的协商一致。即使是格式合同,也必须对规定的条款达成一致,并且必须为对方当事人所接受才能生效。
3. 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同中免责条款的订立必须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免受损害,同时也要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4. 必须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是免责条款的主要功能和合理性因素。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理的免责条款应视为有效。但是,如果免责条款不能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或者限制或剥夺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或者故意增加另一方当事人的风险,这样的免责条款应视为无效。
5. 对于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提供者必须尽说明义务。格式合同是由提供合同的一方事先拟定好相应的免责条款,因此,提供格式合同者在订立合同时,必须以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当事人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对这些条款予以说明。如果格式条款的提供者未尽提请对方注意和说明的义务,属于强迫对方当事人接受不公平条款,则该免责条款无效。
免责条款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常被写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中,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思要约,以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承诺,从而产生法律效力。免责条款的本意是指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或提供格式合同时,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责任而设立的条款。因此,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约,以限制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为目的,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免责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其效力需满足多个法律要件,包括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以及格式合同中提供者需尽说明义务等。
免责条款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确定方式,包括基于现行法律规定、风险分配理论、过错程度和违约的轻重来确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免责条款的特点,如它是合同的组成部分、事先约定的、旨在免除或限制当事人未来的责任等。免责条款与附条件的合同有所不同,它只是合同的一项
企业雇佣临时工的免责条款编写问题。文章介绍了甲乙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双向选择、自愿原则等。同时,强调了临时用工安全免责协议的重要性,并引用了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说明。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若涉及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
中国合同免责事由的适用范围及意义。合同免责事由主要包括免除未履行合同责任、合同解除和延长履行期限等方式。不可抗力事件是合同免责事由的重要因素,其出现可以推翻责任构成要件,否定债务人存在过错的推定。当事人通常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以合理分担风险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