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免责事由 > 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定

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2-05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3450
法律上面的很多的术语是会有一定的要求,很多的法律对于我们公民的权益会进行保护,进行法律保障,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保障我们的合同法,但是法律中也是存在免责条款,那以下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免责条款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的分享。

免责事由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免责事由适用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免除未履行合同责任

根据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当出现不可抗力事件时,当事人的履行责任应当被免除。而英美法则则允许当事人利用不可抗力条款来确定免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责任的事故类型。我国法律也规定,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应当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2、合同的解除

不可抗力的发生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当导致合同的解除。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无论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中约定,均可导致合同解除。

3、延长履行合同义务的期限

不可抗力常常导致履行义务期限的延长。在允许的情况下,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止合同履行,而不是导致合同完全无法履行。通过维持合同效力并延期履行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持合同的严肃性,并充分实现当事人的订约目的。但如果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

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限制

根据《合同法》第7条的规定,合同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该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对免责事由的约定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除《合同法》第52条对合同的无效情形做了一般规定外,《合同法》第53条专门规定了免责条款的效力判断。根据该条规定,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这些条款被称为“黑名单条款”。

总之,合同当事人约定免责条款时,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否则,该免责条款无效,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在现代社会中常见于格式合同中。格式合同是以格式条款为基础的合同,其中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的运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格式合同在金融、保险、邮政、电信、航空及跌路运输等部门常见,也常用于房地产交易和企业劳动关系。在各种购买活动和服务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包含免责条款的文件。格式条款的使用者往往是经济强者,尤其是垄断或准垄断集团,而条款的接受者则往往是消费者。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事先拟定好条款,包括免责条款。而对方当事人由于对格式条款的内容事先不知,一旦想要订立合同才接触相关条款,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很少注意到对方设定或隐藏设定的免责条款。基于附和缔约的特点,相对方往往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旦风险发生,相对方的损失由于免责条款的存在而无法得到救济。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合同公平正义,我国《合同法》对格式条款做了控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第39条第1款的规定,提供格式合同者在订立合同时,必须以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当事人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对这些条款予以说明。如果格式条款的提供者未尽提请对方注意和说明的义务,属于强迫对方当事人接受不公平条款,该免责条款无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 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 本案要旨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 仅凭签收单能证明买卖合同成立吗

    在我国相关法律下,仅凭签收单是否能证明买卖合同成立的问题。实际上,合同需双方签字或盖章才成立,但若购买方接收货物则视为履行了合同主要义务,合同也可成立。销售合同则包含标的物、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等条款,这些条款决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房屋租赁合同生效要件
  • 合同方不承认签约人已授权的处理方式
  • 汽车保险合同中的保险金额规定是否合理?是否属于“高投低赔”的典型霸王条款?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