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条款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在预售商品房中,含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免责条款将被视为无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违反法律是指违反强行性规范的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不得免除故意和重大过失责任。如果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免除故意或重大过失责任的条款,将鼓励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负责任地履行合同,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相违背,且不符合合同订立的目的。国外立法对免除故意或重大过失责任的免责条款均持否定态度。我国合同法也规定,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免责条款不得免除合同当事人的基本义务。免责条款的免责以合同的基本义务得到履行为前提。如果允许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基本义务而不承担任何责任,将背弃合同的本来目的,且与法律的原则相违背。例如,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订立“销售方不对房屋质量承担责任”或“与出售房屋有关的所有权纠纷、土地使用权纠纷,本公司不负责解决”等条款属于免除基本义务,自然无效。此外,严重违约或根本性违约的情况下,也不得援用免责条款,因为这种情况同属于不履行合同的基本义务。
免责条款不得违反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民事主体在承担民事责任上要合理。如果商品房销售商凭借自己的优势,订立对购房人显失公平的免责条款,购房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撤销或变更。例如,在合同中订立“对由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售房方不承担责任”即属显失公平的条款。因为在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等第三人过错造成售房方违约的情况下,售房方可以依据与第三人的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获得赔偿。而买房人与第三人无直接法律关系,不能向第三人索赔。如果再免除了售房者的违约责任,则购房人的损失得不到任何补偿,显然不公平。
免责条款不得免除人身伤害责任。免责条款一般是对违约责任的限制或免除,但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被严格禁止。例如,英国《不公平合同条款法》规定免除或限制过失造成的人身伤害或死亡责任的条款无效。我国合同法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这样规定的原因是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与法律基本原则及社会公共道德标准相违背。因此,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售房方不得订立免除购房人人身伤害责任的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的规制方式。首先介绍了免责条款的概念和存在的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制方式,包括立法限制和司法控制两个方面。文章指出,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平衡企业合理权益,建立科学公正的规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强调,合理规制
合同中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中,主要是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三大类。而约定免责事由则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但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产品安装免责条款的撰写以及安装质量对设备的重要性。强调了设备安装质量对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不合格的安装可能导致的隐患。文章明确,若客户选择自行安装并出现安装不当导致的问题,设备保修期将终止,且相关损失需自行承担。同时提及了相关的法律知识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中造成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合同法规定这两种免责条款无效,是因为这种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的存在,有的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方当事人,同时至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