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如何规定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的
时间:2024-08-19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理解与适用
探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归责原则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机动车一方和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责任与其是否有过错无关。即使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只有在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行为造成时,机动车一方才能免责。这表明《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延续了《民法通则》第123条的精神,并改变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所规定的“以责论处”的交通事故处理原则。它体现了对生命和公平原则的尊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理念。
二、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与举证责任
有人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会导致“行人违章,机动车负全责”。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不要求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时必须有过错。然而,对于行人来说,他们仍然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行人有过错,就要承担与过错相适应的责任。法条本身规定了保险公司在一定范围内的先行赔偿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机动车一方的减责和免责条件。因此,“机动车负全责”的观点是片面的。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与其自身过错无关,但与行人的过错成反比。只有在行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机动车才会在保险公司赔付额度外负全责。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还规定了相关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般来说,原告只需要证明权利产生的事实,而被告则需要证明权利妨碍和权利消灭的事实。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实行客观归责,损害结果是唯一的归责事实依据,也是损害请求权产生的基础。因此,作为原告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一方应对损害结果负全部举证责任。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以及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必要处理措施的减责事实,以及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对事故损失存在故意行为的免责事实,虽然与事故损害结果无关,但却是妨碍或消灭原告权利的事实。因此,被告机动车一方应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无法证明这些事实的存在,必然要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骨折伤残鉴定时间规定
车祸骨折伤残鉴定的时间规定、鉴定程序、鉴定机构、所需资料及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鉴定应在二十日内完成,如有需要可延长十日,超过周期需经省级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鉴定机构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作并出具书面结论。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重
-
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
交通事故鉴定的定义和分类
交通事故鉴定的定义、分类及相关的鉴定机构要求和登记管理规定。交通事故鉴定是为了解决事故中的专门问题,由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委托专业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分析和判定的一种调查活动。鉴定机构需依法设立,并向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备案。检修人员和鉴定人
-
车辆被撞,对方全责,保险公司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车辆被撞后,对方全责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情况下,被撞车主应如何采取行动。首先,被撞车主应寻求专业机构进行车辆维修评估和修理,并获取相关凭证。然后,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被撞车主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车主和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
-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
道路施工造成的交通事故找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