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陈某是跑营运的专职司机。2015年11月18日傍晚,饮酒后的陈某陪朋友向某接小孩放学。向某驾车至学校门口后下车,嘱咐陈某如遇交通堵塞就帮忙移车。陈某满口答应。其间为免拥堵,陈某先后两次移车。
因闻到浓烈的酒气,路边维持交通秩序的交警怀疑陈某系“酒驾”,让其接受检查。经检验,陈某血液酒精含量为109.25“g/100“1,属“醉驾”。陈某因危险驾驶罪被提起公诉,其机动车驾驶证也被吊销。
日前,经湖南省龙山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陈某犯危险驾驶罪,免予刑事处罚。
[法律解读]
自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从一般性违法上升为犯罪行为以来,公众普遍对酒后驾驶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对法条的理解还不深入,也不够准确。
其实“醉驾”与“酒驾”是两个概念。“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g/100“1、小于80“g/100“1的标准,即饮酒后驾车。“醉驾”是指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g/100“1的标准,即醉酒后驾车。
危险驾驶罪是一种行为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即构成犯罪既遂,不论车辆行驶距离长远,也不要求有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案件侦查终结后,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在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前,依法吊销犯罪嫌疑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陈某虽被免予刑事处罚,但毕竟属于犯罪,这将给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对于以跑营运谋生的陈某而言,是极为沉痛的教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定,包括多种情况下的责任承担、管辖权、法律适用和注意事项等。该法详细规定了租赁、借用机动车等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以及侵权行为的法律管辖地和适用法律。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确定案由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
交通事故伤情二次鉴定的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在发现鉴定人员或机构存在问题时,可以进行二次鉴定。相关规定明确了需要进行二次鉴定的情形,如鉴定程序违法、鉴定机构无资质等。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时,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和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在治疗终结后三个月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如有固定物需取出后再鉴定。伤残鉴定程序需确保合法性和客观性,治疗终结前的鉴定无法真实反映受害人的实际伤情和影响程度。当事人应准确把握伤残鉴定的时间和程序,以保障自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和要求。内容包括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出具书面结论及签名盖章等。同时,还涉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当事人的权利以及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限制和评定书的制作等内容。对于多份鉴定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