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员签字的伤残鉴定申请书(委托书)或律师事务所委托书。
同时,申请人还需携带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片、X片及诊断报告。
此外,有关手术病例和检查记录也需要提供。
对于治疗尚未终结,但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情况,在申请书中应进行说明。
最后,申请人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要求重新鉴定,另一种是通过质证排除或降低伤残鉴定结论的证明力。
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第二款,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具体操作为:
1、交通事故当事人治疗终结后,向原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写出伤残评定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伤残及治疗情况(伤情鉴定、病历摘要)申请请求事项,申请人、申请日期。
2、伤者必须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申请伤残鉴定。如果伤者15天内不提出伤残评定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得到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的权利。
伤残鉴定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程序或者说是事故处理程序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同的伤残级别赔偿数额会有很大差别。无论是赔偿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不能消极等待,应积极接受鉴定结果。如果对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申请人可申请重新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咨询专业交通事故律师,了解解决办法。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相关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可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而当事人可自行选择调解所需的鉴定部门。委托鉴定需根据被鉴定项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伤残鉴定有严格时限规定,一般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开始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的材料清单。诉状书写要求严格,需提交原件并注明身份。起诉前提为交警部门已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肇事车辆和受损车辆关系证明等。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还需提供伤残鉴定书等可提交的证据。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