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申请伤残鉴定后,对于误工费的计算,应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 第一次鉴定时受害人未治疗终结的情况:若第一次鉴定时受害人未达到鉴定条件,应以治疗终结后第二次鉴定的时间来确定误工时间。
2. 第二次鉴定结论与第一次鉴定结论一致的情况:若第二次鉴定结论与第一次鉴定结论一致,那么误工时间应计算至第一次定残的前一日。
3. 第二次鉴定结论与第一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情况:若第二次鉴定结论与第一次鉴定结论不一致,误工时间的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第二次伤残等级比第一次伤残等级高,误工时间的计算应计算至第一次定残的前一日。如果第二次伤残等级比第一次伤残等级轻,误工时间的计算应计算至第二次定残的前一日。
律师提醒:对于本案,第一次伤残鉴定结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应以第二次伤残鉴定结论作出的时间来确定误工费的数额。总之,重新鉴定后误工费应以哪次鉴定作为确定定残日的基准应视不同情况而论。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各项赔偿的费用计算方式和相关规定。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赔偿数额和计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中的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计算方式。医疗费凭据支付,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根据患者收入状况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和住宿费按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标准计算。还包括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
不同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赔偿标准。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逐渐降低,赔偿标准也随之降低。赔偿标准主要是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比例随着伤残等级的降低而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