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6元
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25元
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
4.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10元
5. 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30480元(按2010年统计公报数据)/2=15240元,月平均工资为2540元
6. 伙食补助费:省内30元/人·天,外省50元/人·天
1. 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计算
2. 残疾赔偿金:根据交警队以受害者户口为基础计算,法院结合受害者在城市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按照农村标准或城镇标准计算
3. 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被抚养人的人数确定具体数额
4. 营养费:根据医院的医疗病历本、诊断证明书、出院医嘱意见或法医鉴定结论确定,一般为一千至五千元不等
5.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是否有固定收入、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等情况计算
6.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陪护人员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7.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情况计算
8. 住院伙食补助费:省内30元每天,省外50元每天
9. 残疾辅助器具费:根据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0.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承担责任程度、治疗方式等综合因素确定
11. 后续治疗费用:根据司法鉴定中心的法医鉴定结论或实际发生时确定
12. 车损费用及财产损失等:应提供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确定
交通事故导致的锁骨骨折评残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评残根据骨折愈合后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不同骨折部位和治疗方法影响评残结果。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待遇。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交通事故评残的法律程序,当当事人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满意时,可以采取的救济方式。包括申请重新鉴定和通过质证排除或降低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在特定情形下如鉴定机构或人员无资质、鉴定程序违法等可申请重新鉴定。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通过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
不同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赔偿标准。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逐渐降低,赔偿标准也随之降低。赔偿标准主要是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比例随着伤残等级的降低而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