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主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
一、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机动车是被盗窃的,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肇事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被盗机动车的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因为机动车所有人无过错且对机动车不享有运行利益和运行支配的权利,所以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车辆买卖未过户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车辆买卖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车辆所有权已经转移,原车主不享有运行利益和运行支配的权利,所以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时,原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分期付款买卖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车辆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并且在购买方付清全部车款前车辆所有权保留在出卖方手中,那么出卖方不承担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这是因为出卖方虽然保有车辆所有权,但对车辆不享有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权利。
四、雇员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主的责任承担
如果机动车主是雇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事故,那么雇主和雇员都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出租或有偿借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如果车辆是出租或有偿借用的高度危险作业车辆,车主对公共安全负有更大的责任。即使车主失去对车辆的支配权,但是车主放弃支配权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所以不管车主有无过错,都应与租借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车主还应积极投保第三责任强制险、商业三者险和车上人员险来降低车辆运营风险。
六、无偿出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如果出借人对车辆存在安全瑕疵或者出借给无资格人驾驶等过错,应与借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出借人无过错,且对车辆不享有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权利,不应与借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然而,如果出借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将导致车主对自己拥有的高度危险物不能尽到最大的谨慎义务。因此,车主应在强制责任保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以符合车辆作为侵权物和国家设立强制责任险的精神。
七、车辆被质押、被修理保管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如果车辆被质押或被修理保管,车主失去对车辆的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权利,如果肇事者非出于车主自愿驾驶车辆,那么车主无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八、机动车挂靠情况下被挂靠人的责任承担
在机动车挂靠情况下,挂靠人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出现,被挂靠人有义务谨慎监管挂靠人对车辆的管理和使用,并且有义务缴纳机动车强制责任险和有关商业三者险。由于被挂靠人享有车辆的运行利益,为了保护第三者的利益,被挂靠人应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挂靠人可以向挂靠人追偿。
九、肇事者擅自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如果肇事者擅自驾驶机动车,如果车主没有管理不善的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车主对自己拥有的危险物管理不善,使得他人可以轻易擅自使用并发生交通事故,那么车主应与擅自使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样可以加强机动车所有者对高度危险物的谨慎保管使用义务,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车祸中负主要责任的情况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为时负主要责任,而另一方负次要责任:1. 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都有违章行为,作用较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有条件报案但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无法查清事故基本事实,机动车方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负次要责任。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或未保护现场,导致无法查清事故基本事实,机动车方负事故主要责任。具体来说,以下情形包括:1. 车辆在路口未按规定让行。2. 车辆在路口未按交通信号通行。3. 车辆违反右侧通行规定,未各行其道。4. 车辆在路段未按规定让行。5. 车辆未按规定变更车道或借道通行。6. 机动车未按规定会车,后车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7. 机动车未按规定调头。8. 机动车未按规定超车。9. 机动车未按规定停放。10. 机动车违反规定装载。11. 机动车未按规定行车或停车的乘车人。12. 行人未按规定通行。13. 未按规定施工或作业。14. 未按规定设置广告牌或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