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没有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交管部门处理的,交警队应在做出相应记录之日起3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交通事故中,如果车辆需要检验、鉴定,委托时间限制为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3日内。
尸体检验应在死亡之日起3日内委托。
检验、鉴定的时限不得超过20日,超过20日需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最长不超过60日。
交管部门应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2日内将报告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结论之日起3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
检验、鉴定后,车辆、行驶证和扣押的物品应在结论确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
尸体检验结束后,应在10日内通知死者家属办理丧葬事宜。
如果是无名尸,应当刊登认尸启示,一般期限为30日。
事故认定书一般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做出。
交通肇事逃逸的,自查获逃逸人和车辆之日起10日内做出认定。
逃逸未侦破,受害方书面申请的,应在接到申请后10日内制作认定书。
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5日内做出认定。
当事人对认定书有异议的,应在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议。
上级交管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
交警队可以扣押需要检验、鉴定的车辆的时间最长为40日。
指派或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的时间限制为5日。
检验、鉴定应在20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10日。
检验、鉴定完成后5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
对于不需要检验、鉴定的车辆,扣押时间为10日。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
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
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一审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
申请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为颅脑类伤残治疗终结后6个月,其他身体部位受伤治疗终结后3个月。
上诉期限为收到判决书后15日内。
二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二审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1.5个月。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判决(调解书)生效后2年内。
执行案件的审限为立执行案后6个月。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申请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10日内制作调解书。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前3日通知当事人。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
该期限为10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力、非机动车时,应当当场出具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30日内)提供被扣留机动车的合法证明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
如果当事人逾期不来接受处理,并且经公告几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拍卖,非法拼装的拆除,达到报废标准的报废,涉及其它违法犯罪行为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交通事故庭外调解程序的详细流程。包括调解的提起、期限、参加人员、主持及方式以及调解的顺序。调解程序根据事故情况设定不同期限,并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持,采取公开方式进行。调解过程中,会介绍事故基本情况、宣读认定书等。如无法达成协议,将制作调解终结书并告
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间。对于现场发现的违法行为,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根据相关规定,一般程序处理应在24小时或3日内作出处罚,具体取决于处罚种类。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和不礼让行人等,这些行为具有极大的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后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并没有对交通事故受伤住院的时间有明确的诉讼时效限制,只要满足起诉条件,都可以提起诉讼。但需注意超过诉讼时效期限可能会败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盗窃他人汽车后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以及最新法律法规对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期限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一般具有最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