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驾照时未满18岁出了车祸保险公司还是得赔。
出了车祸后,肇事司机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但保险公司发现,肇事司机当年取得驾照时未满18岁,便以司机属无证驾驶、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如实告知为由,拒绝赔偿。不过法院认定,驾驶证的颁发是一项行政许可行为,保险公司不得以被保险人初领驾驶证时有瑕疵来否定驾驶证的效力,判决保险公司赔付11万元。
成都市中院公布最新示范性案例,全市各级法院遇到类似案例,如无不同情况或不同处理理由,一般应参照此判决。
原告曾先生起诉称,2006年3月21日,他开车在成洛路一加油站处发生交通事故,被当地交警认定为负全责。由于此前车辆已投保,曾先生于是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却被对方拒绝。曾先生起诉到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偿金12万余元。“他属无证驾驶。”保险公司道出了自己的拒赔理由。保险公司称,曾先生在领取驾驶证时,隐瞒了真实年龄,致使公安机关在他未满18岁时就发给了他驾驶证。根据公安部的规定,原告在这样的情况下驾车,应属无证驾驶。同时,原告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没如实告知他持有的驾驶证是在未满18岁时通过更改年龄才获得的。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所以,根据原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对无证驾驶的情况不承担赔偿责任。
“此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是否属于无证驾驶 保险公司是否应对此次交通事故进行赔偿 ”龙泉驿区法院审理认为,驾驶证是否有效,应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此案中,原告的驾驶证是行政机关颁发的,并且在有效期内,应当是有效的,而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前,原告的驾照并没有被吊销或注销。
法院认为,原告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中所限定的拒赔条件是驾驶员“无有效驾驶证”,而在此案中,原告并不符合拒赔条件。而对于被告称原告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说法,法院认为,原告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已达到申领驾照的法定年龄,且经过年审合格,应有驾驶资质,对此事实的隐瞒并不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 由此,法院最终判决,保险公司赔偿曾先生11万余。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处理车祸事故中的赔偿问题。事故发生后应在现场拍照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险,联系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人解决理赔问题。车险报险规定包括单车事故和双车事故的处理时限和流程。涉及人员受伤的事故必须先报警再报保险。若无证据或证明,只能按单车事故自行报险。
车祸人伤后的保险赔偿流程的详细步骤。首先,需要及时报案并准备相关证件资料,前往保险公司填写登记表并递交索赔申请。接着,在受伤者痊愈后,双方前往交警队结案,并开具事故证明。在索赔过程中,需准备相关单证,如事故证明、经济赔偿执行凭证等。最后,递交索赔单证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