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截停车辆造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时间:2023-12-06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被告工作人员迫使原告停车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则其过错是在执行职务中产生的。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公安机关截停车辆造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该怎么认定。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公安机关截停车辆造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一、民事赔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根据《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在本案中,首先需要确定当事人的请求属于民事赔偿还是行政赔偿。民事赔偿与行政赔偿的主要区别在于致害行为的性质,即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了行使行政管理权对特定的、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采取的单方公务行为。本案中,民警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属于其执行打击犯罪的职务行为,而不是公安机关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责的具体行政行为。另外,具体行政行为与执行职务行为虽然主体相同,但二者存在差异。行政赔偿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为前提,而民事赔偿则以执行职务和行为与致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是否有过错为条件,不一定具有违法性。因此,被告应承担的是民事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二、特殊侵权案件的特点
特殊侵权案件与一般的侵权案件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权主体是国家机关,即被告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迫使原告停车,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其过错是在执行职务中产生的。其次,因果关系特殊,事故的发生并非一般侵权事件的简单因果关系,而是多因一果的结果,即双方的混合过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的认定
从责任认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执行任务的民警明知截停可能引发事故,但在没有发出任何警示的情况下超车拦截,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被告,而不在于原告,被告应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面,民警示意罗某停车接受检查,但由于罗某的疏忽大意,没有停车接受检查。罗某对事故的发生也存在过错,因此应当承担次要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