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必须立即报警处理,无论肇事者是否采取行动。如果事故构成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会立案。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对于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并具备前述第二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的情况,如果车辆可以移动,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进行拍照或者标注停车位置,并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交通事故中全责车主死亡是否还用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全责车主死亡,其财产和保险公司仍要承担赔偿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如损失由受害人故意造成,保险公司则不予赔偿。因此,全责车主的死亡不能免除对责任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擅自出售报废车辆引发交通事故时相关责任承担问题。被告违反国家报废车辆回收规定,擅自出售报废车辆,导致车辆重新上路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其出售行为与事故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直接关联,属于共同侵权中的间接结合侵权行为。因此,被告需承担相应责任。
交通事故中的赔偿问题,包括财物损害、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受害人需要向法院提供多种证据来支持其索赔,包括公安机关的文书、医院诊断证明、费用凭证、误工损失证明、伤残评定结论、抚养关系证明和财物损失证明等。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中国刑法还规定,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追诉时效最多是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