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钱某系同厂职工,平时关系较好。2006年10月26日凌晨1时下班后,李某驾驶二轮摩托车送钱某回家,该车途经一交岔路口处,因摩托车突然爆胎致摩托车摔倒,造成钱某受伤。后钱某被送至医院治疗,共用去医疗费1.35万元。该起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车辆驾驶员及乘客均无违章行为,属交通意外,双方不承担责任。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机动车驾驶员李某出于好意让钱某搭自己摩托车回家,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应当赔偿同乘人钱某的损失。对此,本案在办理中有几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钱某是无偿搭乘李某的摩托车,双方之间没有客运合同关系,李某对钱某不应当承担将其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义务,并且李某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无任何过错,该事故属交通意外原因造成的,钱某因交通事故遭受的损失应当由其自行承担。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作为机动车驾驶员,邀请钱某搭乘自己的摩托车回家,就应该保证钱某的安全。对于钱某受伤所造成的损失,李某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种意见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系轮胎爆裂所致,属于意外事件,李某不存在违法行为,本案应适用公平原则。李某对钱某受伤造成损失应适当予以补偿。
应采用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本案涉及好意同乘引起交通事故中侵权行为的确定。所谓好意同乘的侵权行为,是指无偿搭乘他人机动车,且该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遭受损害。它与有偿同乘不同,有偿的同乘者即买票搭乘汽车的乘客在遭遇交通事故后,可依客运合同处理,不存在法律争议问题。而无偿搭车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的特点是:
第一,机动车并非为搭乘者目的而运营或者行驶,搭乘者的目的与机动车行驶的目的仅仅是巧合,或者仅仅是顺路而已;
第二,搭乘者搭乘机动车为无偿,但为专门迎送顾客或他人而运营的,虽为无偿,但不是搭便车,不属于好意搭乘;
第三,同乘者应当经过机动车驾驶人的同意,未经同意而搭车者,不构成好意同乘。
好意同乘侵权责任的确定,既要注重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也要注重对车主或驾驶员对同乘者责任的限制。关于好意同乘,虽然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一方面,好意同乘者搭乘他人车辆,绝不意味着乘车人甘愿自担风险,不能认为好意同乘者放弃遭受交通事故损害的索赔权利,好意同乘不能作为驾驶员和车主免责的根据;另一方面,既然好意同乘者是无偿搭车,是“顺风”而已,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要车主与客运合同一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不公平的。而在本案中,损害的原因是轮胎爆裂,驾驶员李某已尽到安全谨慎行驶的义务,但由于车辆行驶中的突变性和复杂性,非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而是驾驶员意志之外的原因所致的意外事件,应适用公平原则,因而本案应由李某补偿钱某因事故造成的损失,责任不超过50%为宜。
交通事故造成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赔偿金额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
车祸后是否能离婚的问题。在我国,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解决。离婚诉讼需由法院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实破裂,法院会准予离婚。此外,车祸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机动车方负无过错赔偿、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赔偿等。
交通事故中合作医疗是否有保险的问题。指出在车祸中受伤,合作医疗无法报销医药费,只能由事故责任人承担。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交通事故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负担。另外,涉及交通事故和解书如何消除反悔隐患的问题,提到原告与被告达成共识后需向
车祸九级伤残的赔偿标准以及电动车在马路中间发生车祸的责任问题。赔偿标准包括医疗、护理、交通、营养等费用,以及因伤残导致的收入减少部分。对于电动车责任问题,根据事故中各方的过错程度,可能需要承担全部、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