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精神病人可获赔误工费吗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且不能证明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则误工费按照误工天数与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上一年度从业者平均工资计算。可见,误工费赔偿并未区分正常人与精神病人,只要产生了实际的误工损失,就可以获赔。本案中,阿-晓能够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虽然不能证明收入情况,但可根据其户口所在地的农村标准获得相应的误工费赔偿。
【案情简介】
2014年12月的一天,王某驾驶车辆行驶时,与前方顺向步行的阿-晓相撞,致阿-晓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阿-晓起诉至法院,要求王某及肇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误工费等各项损失。
庭审中,双方针对阿-晓的误工费赔偿问题产生了分歧。两被告以阿-晓精神存在异常,应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固定收入为由,拒绝赔付其误工费。阿-晓则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为务农人员,能够从事正常的劳动生产,但没能证明自己的收入情况。
交通事故中骶骨骨折的赔偿问题。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骶骨骨折属于轻伤二级,并详细列举了赔偿标准中的具体细节。此外,《侵权责任法》也规定了相关的赔偿内容,包括治疗和康复的费用、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同时,《社会保险法》也明确了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虽无具体规定,但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并由法院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侵害。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可提出赔偿要求,但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近亲属包括配偶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