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陈某是A牌号车的驾驶员,某县甲单位的职工,被告甲单位是A牌号车的所有人。2010年2月6日,被告徐某驾驶的B牌号重型车在某路段侧翻于高速公路路面,货车上装载的货物撒落后占据了路面200多平米,被告徐某未设置警示标志。约一两分钟后,被告陈某驾驶A牌号车与前方的B牌号车尾部发生碰撞,导致原告彭某在A牌号车副驾驶座上受伤。某高速交警大队认定此次交通事故中,被告陈某和被告徐某负有同等责任,原告彭某不负事故责任。
本案的焦点在于判断陈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公车私用,以及其所在单位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事实,被告甲单位是A牌号机动车的所有人,被告陈某是该单位的职工,被告陈某驾驶A牌号车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民事责任应由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考虑到被告陈某与原告彭某之间的亲友关系,原告彭某无偿搭乘被告陈某驾驶的便车,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好意同乘),可以减轻其赔偿责任。因此,法院判决被告甲单位赔偿263376元。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公车私用的认定。如果能确认陈某的驾车行为属于公车私用,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根据该规定,民事责任应由机动车使用人陈某承担。
在本案中,陈某是甲单位的职工,与被告甲单位存在利害关系,车辆管理制度是内部规定,对第三人无约束力。根据民事诉讼原则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甲单位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法院认为甲单位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认定陈某属于公车私用,无法确定陈某的行为属于公车私用。因此,甲单位应承担民事责任。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刑事判决处理视情节轻重而定,如果因负事故主要责任而无能力赔偿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可能会被判处相应有期徒刑。对于赔偿责任处理,若驾驶员无力赔偿,可由其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垫付。当事人可与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和受害者家属沟通协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内容包括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涉及的各方职责、处理程序、费用承担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事故,涉及军队、外籍人员等特殊情况也需依照规定处理。当事方需配合提供证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
特大事故的处理程序法律要求。事故发生后,单位需立即向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并在24小时内提交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等。同时,根据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需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
车祸事故责任赔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根据责任程度分为全部原因责任、主要原因责任、同等原因责任和次要原因责任,分别承担100%、70%、50%和30%的赔偿责任。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事故,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