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危险驾驶罪的主体是谁

危险驾驶罪的主体是谁

时间:2024-03-10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8191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危险驾驶罪的主体

1.1 危险驾驶罪的适用对象

危险驾驶罪的适用对象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年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对于年满18周岁且身体符合要求的自然人,可以申领驾驶证。然而,对于16周岁至18周岁之间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果驾驶汽车,则属于无证驾驶。值得注意的是,危险驾驶罪并没有将无证驾驶列为危险驾驶罪认定的行为。然而,无证驾驶行为同样对公共交通安全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因此,笔者认为危险驾驶罪应该将无证驾驶行为纳入其中,以更完善立法初衷。

1.2 无证驾驶的危害程度

机动车驾驶证的取得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申领驾驶证的最低年龄要求为18周岁。因此,16周岁至18周岁的我国公民无法取得驾驶资格。对于这类人来说,如果不存在酒后驾驶汽车,则属于无证驾驶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车是一种专业技术类工作,无证驾驶汽车对公共交通安全的危害程度与酒后驾驶机动车并不相上下。因此,笔者认为危险驾驶罪应该将无证驾驶也纳入其中,以更全面地保护公共交通安全。

二、危险驾驶罪的客体

2.1 公共交通安全的定义

危险驾驶罪侵犯的法益是公共交通安全。公共交通安全是指不特定或多数人的健康、生命,以及公私重大财产的安全和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公共交通安全犯罪的内容涉及对公众利益的侵害,而不一定需要有危害后果的产生。

2.2 危险驾驶罪的社会性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危险驾驶罪的目的是将个人的法益抽象为社会利益作为保护对象,因此应重视其社会性。在危险驾驶罪中,重视的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行为。在这里,“公众”与“社会性”要求重视行为对“多数”人的影响。公共交通安全的核心概念是“多数人”。因此,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即为公共安全。在行为人无法具体预料或实际控制的情况下,行为的危险或危害结果可能随时扩大或增加。只要行为危害了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就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相反,如果行为仅侵犯特定少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财产,就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酒驾肇事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酒驾肇事嫌疑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等情形。对于醉酒驾驶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的嫌疑人,在符合缓刑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被羁押。同时,保证金方式的取保候

  • 寻衅滋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目的、侵害客体和处罚方面的区别。寻衅滋事罪主要侵犯个人及公共场所秩序,主观目的是挑衅、骚扰或损毁财物等;而危险驾驶罪则主要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主观目的是危险驾驶等行为。两者在处罚上也有不同,寻衅滋事罪刑罚视情节而定

  • 非法经营汽油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

    非法经营汽油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条款,非法经营汽油属于非法经营罪而非危险驾驶罪。文章列举了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并不包括非法经营汽油。因此,非法经营汽油应依照非法经营罪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应当立案追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有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无照驾驶等应定罪处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行为则不予立案。

  •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 酒驾影响公务员政审吗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