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1) 造成一人死亡或重伤一人并逃逸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 造成重伤一人并存在其他特殊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3) 每增加一人重伤,刑期增加六个月;每增加一人轻伤,刑期增加两个月。
2. 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1) 造成一人死亡或重伤一人并逃逸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2) 造成重伤一人并存在其他特殊情节的,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3) 每增加一人重伤,刑期增加四个月;每增加一人轻伤,刑期增加一个月。
3. 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1) 造成三人死亡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 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六个月;每增加一人重伤,刑期增加两个月。
1. 负事故全部责任:
(1) 造成一人死亡并逃逸的,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2)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一年;每增加一人重伤,刑期增加六个月。
2. 负事故主要责任:
(1) 造成一人死亡并逃逸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2)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九个月;每增加一人重伤,刑期增加四个月。
3. 负事故同等责任:
造成六人死亡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六个月;每增加一人重伤,刑期增加两个月。
1. 负事故全部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两年。
2. 负事故主要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一年四个月。
3. 负事故同等责任,三人死亡且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每增加一人死亡,刑期增加一年。
4. 逃逸致人死亡,并同时造成其他后果的,对其他后果部分增加刑期,适用前两条规定。
1. 自首轻处的特别规则:
交通肇事未逃逸自首的,减轻刑罚15%;逃逸后自首的,减轻刑罚10%。
2. 个罪自由裁量权规则:
对有期徒刑四年以上的,根据个案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合议庭(独任庭)可以行使六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
3. 缓刑适用限制规则:
除未成年犯外,一般不适用缓刑的情形包括:
(1) 未作赔偿的;
(2) 曾因交通肇事被判刑的;
(3)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且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4) 存在司法解释规定的两个以上特殊违章情节且负事故全部责任致人死亡的。
4. 特殊违章情节的定义:
(1)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
(2)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
(3)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
(4) 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
(5) 严重超载驾驶。
对于具有上述情形但合议庭或独任庭认为判处缓刑有利于案件审理的,需报院长批准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违反交通法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和刑事责任等。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剥夺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交通肇事罪主要关注公共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罪
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认定标准。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涉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死亡、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况,应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责任认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和赔偿等。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会考虑事故责任和是否符合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肇事者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将会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肇事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者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的情况下,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将会面临坐牢的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并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