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协商不成,只能通过法院起诉,并在判决下来后对方不履行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然而,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对方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就无法继续执行,只能终结执行,并在对方有财产时再次申请恢复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何种情形属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和妨害公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通知,当事人有以下情形的将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如果对方在法院判决后转移车辆(法院可以查询车辆是否属于对方名下),其行为可能涉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对方不按判决履行义务,他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财产不能被强制执行: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不具有证明效力,且对检、法两院无约束力,易产生误导效应。文章还指出公安机关形成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已包含其实质内容,无需以证据形式重复移送。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等环节。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它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掌握立案标准,区分是否适用一般事故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如果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义务,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时,需要提交执行申请书。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