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 > 没任何财产交通事故法院怎么强制执行

没任何财产交通事故法院怎么强制执行

时间:2023-10-3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8614
任何财产的强制执行都是需要建立在对方有财产的时候,如果没有财产的话,想强制执行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在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财产的话,法院应该如何进行强制执行呢,需要终止执行吗,接下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待有财产继续执行

如果协商不成,只能通过法院起诉,并在判决下来后对方不履行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然而,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对方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就无法继续执行,只能终结执行,并在对方有财产时再次申请恢复执行。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何种情形属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和妨害公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通知,当事人有以下情形的将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 被执行人故意转移、隐藏、毁损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2. 担保人或被执行人故意转移、隐藏、毁损或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3. 协助执行义务人在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4. 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串通一气,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5. 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情形。

转移车辆可能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犯罪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如果对方在法院判决后转移车辆(法院可以查询车辆是否属于对方名下),其行为可能涉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对方不按判决履行义务,他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

不能被强制执行的财产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财产不能被强制执行:

1.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2.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如果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必需的生活费用将按照该标准确定;

3.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4. 未公开的发明或未发表的著作;

5.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和医疗物品;

6. 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与外国或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8. 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解决中的应用。在周某与郑某交通事故案例中,双方已达成调解协议。但郑某因伤势加重被确认为九级伤残后提起诉讼。对是否应驳回郑某请求存在分歧。最终法院应考虑当事人受损程度和责任大小来确定赔偿

  •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及起算时间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及起算时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轻微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严重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则从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受害人起诉侵权人需准备相关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间限制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间限制、交通事故赔偿的时间限制、法律援助的相关内容以及向法院起诉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公安机关应在现场调查后10日内制作认定书,对于逃逸案件和有检验、鉴定的情况有相应的时间规定。律师解释,交通事故赔偿可通过诉讼途径,判决具有强制

  • 肇事车主不给钱应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处理流程。当肇事车主不给钱时,可以通过起诉侵权方和车辆的保险公司来解决。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事故的重要证据。保险公司会在其承保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由侵权方承担。诉讼费用需先行垫付,但胜诉后可判决被告承担。缺席情况

  • 交通事故赔偿:被车撞了怎么应对和获取赔偿?
  • 汽车肇事司机不接电话怎么调解
  • 交通事故法院判决后责任方不拿钱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