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对方不私了怎么办

时间:2024-08-1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8845
车祸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如果发生车祸的,就涉及到损害赔偿问题了,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协商一致的,是可以私了解决的,否则就只能对簿公堂了。那么,车祸对方不私了怎么办?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车祸对方不私了的,只能起诉解决

私了交通事故要注意什么

第一,肇事车辆自行撤出交通事故现场后,驾车逃离或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于人的,应记清对方的车号、车型,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或到事故发生地的交通支队报案。

第二,私了的前提是当事人在现场就事故事实及责任达成一致。

第三,及时就基本事实及责任写成书面材料并签字,《协议书》自事故双方填写后即生效。填写《协议书》时,双方都应查验对方有效证件,核实其身份;填写赔偿协议内容时,应注明是否当场赔付。一方如同意为另一方修车,一定要填写具体日期。当事人手中没有《协议书》,也可以采取文字记录的方式,将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人等内容记录下来,各方当事人签字后,共同到责任方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

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相机拍照,对事故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形,以及当事人之间要签字,共同确认。从民法上来讲,这是一种合同,是协议书。对双方是个制约避免事后突然反悔,也可为今后产生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留存相关证据。对赔偿权利人而言一定要“不防君子防小人”有些肇事司机失信,只要现场糊弄过去就再也找不到人,打手机不接,家里电话是假号,为几百元的修车费把受赔偿权利人折腾个够,得不偿失。

交通事故私了后不执行怎么办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双方私了后,就事故事实及责任出现争议而又到交通队要求处理的,交通队虽然可以受理,但在事故现场已经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只能以协议书记载的事实来确定当事人责任,并据此应当事方共同申请进行调解。如果双方仅就损害赔偿的数额及给付出现争议,交通队不再受理。双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后,赔偿义务人拒不履行的,受害人可持协议书到交通事故发生地或义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从目前该院审理的这类案件看,主要有几种类型:

一是肇事司机失信,只要现场糊弄过去就再也找不到人,打手机不接,家里电话是假号,为几百元的修车费把受损车主折腾个够。

其二,由于事故现场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中,如果没有车被撞了什么部位,详细的损伤情况,一些车辆被撞的司机就借机在修车时玩“猫腻”,明明被撞了保险杠却借机把其他部位也带手修一下,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第三种情况是事故双方在保险公司评估的车辆修复款和实际修车款上出现争议。

第四种情况是被撞车主因为事故不仅要付出修车费用,还可能带来误工费、通讯费、打车费等等,但是这些费用是否该由肇事司机承担、如何承担?双方也容易产生争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时的起诉流程和所需资料。首先,通过工商局、交警支队获取对方信息,然后前往法院起诉,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在法院调解过程中,如对方拒绝调解或调解无效,案件会进入开庭程序。最终,收到赔偿款后,案件结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索要交通事故赔偿所

  • 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 交通事故立案证据

    交通事故立案的证据要求。包括赔偿诉讼中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以及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涵盖了身份证明、继承证明、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责任认定书、法医鉴

  • 交通事故起诉材料清单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的材料清单。诉状书写要求严格,需提交原件并注明身份。起诉前提为交警部门已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肇事车辆和受损车辆关系证明等。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还需提供伤残鉴定书等可提交的证据。

  • 死亡保险金的分配程序
  • 一、交通事故律师费收费标准
  • 车祸赔偿后诉保险公司要求理赔的法律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