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害人身份信息,如个人身份证、企业登记信息等;
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1、法定代理人、户口簿、身份证、公安部门的户籍关系证明;
2、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3、个体业户、身份证及营业执照。
1、抢救医院和县级以上医院的抢救费用和医院的医疗费单据;
2、医院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转院治疗证明、法医鉴定书;
3、医疗终结后,需继续治疗的费用,应有治疗医院的继续治疗意见或法医鉴定意见;
4、自购药费单据,应当附治疗医院的处方。
1、治疗医院出具的住院治疗与休治时间或法医鉴定确定的休治时间;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由单位出具因为交通事故误工减少收入的证明。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从事农、林、渔业的在业人员,其收入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劳动力人均年纯收入计算;
3、无固定收入的、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包括城乡个体工伤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应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
4、当事人还应提供户籍证明,身份证明等项证明。
1、医院同意护理人员及护理人数的证明;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使用护理人员的意见;
3、护理人员的收入证明。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赔偿办法计算;
4、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标准予以赔偿。
1、抢救或住院治疗期间的天数证明。(一般为住院病历);
2、受害人及必要的陪护人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的,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中的合理部分的单据;
3、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比如医生的诊断证明书。
1、转院治疗或到医院就诊的,其本人和陪护人员的交通费及参加事故处理人员有关的交通费,一般按照实际必须的普通交通工具的票据;
2、特殊需要乘坐出租车、飞机、火车软卧和轮船二等舱的应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的证明;
3、到外地就医、配置残具、参加事故处理等必须在外地住宿的,应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的证明及住宿的发票。
1、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书;
2、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3、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标准;
4、医疗机构需要残疾辅助器具的证明,如诊断证明书等。
1、受害人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所必然发生的费用;
2、确有证据证明实际发生的费用(后续治疗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1、丧失劳动能力的证明。
2、被抚养人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
3、在校学生学校的证明;
4、街道或乡(镇)政府及派出所出具的抚养关系证明。
受害人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需的费用,医疗机构的意见或者鉴定部门鉴定意见
1、受害人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所必然发生的费用;
2、整容后实际发生的费用(另行起诉后主张)。
1、车辆损坏的评估单,修理施工单及发票;
2、车辆贬值损失,可通过鉴定取得;
3、营运车辆停运损失,可通过鉴定取得;
4、财物损失清单;
5、牲畜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物价部门的评估单。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时的起诉流程和所需资料。首先,通过工商局、交警支队获取对方信息,然后前往法院起诉,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在法院调解过程中,如对方拒绝调解或调解无效,案件会进入开庭程序。最终,收到赔偿款后,案件结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索要交通事故赔偿所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交通事故立案的证据要求。包括赔偿诉讼中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以及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涵盖了身份证明、继承证明、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责任认定书、法医鉴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的材料清单。诉状书写要求严格,需提交原件并注明身份。起诉前提为交警部门已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肇事车辆和受损车辆关系证明等。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还需提供伤残鉴定书等可提交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