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坏交通工具罪处罚
根据刑法116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9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严重后果,主要是指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2、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处罚
刑法117条规定,破坏交通设施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119条规定,破坏交通设施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过失损坏交通工具和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处罚刑法119条第二款规定,过失损坏交通工具和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劫持船只、汽车罪的处罚
刑法122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车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是指行为人在劫持船只、汽车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等。
5、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刑法113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交通运输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情节特别恶劣后果严重的,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数额起点在2万元- 6万元之间的。“逃逸”是指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而私自逃跑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造成2人以上死亡,或使公私财产直接损失数额起点在6万元-10万元之间的,或者符合“重大事故”标准并具有下列情节之一:(1)犯交通运输重大事故,畏罪潜逃的,或者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嫁祸于人的;(2)酒后驾车的;(3)非司机驾驶车辆的;(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5)明知机动车关键部位失灵仍然驾驶的;(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指行为人发生重大事故后,逃离现场,置受伤人于不顾,致使其未得到及时救助而发生死亡的,其性质十分恶劣,故予以严惩。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满12分后仍驾车的处罚及相关法律规定。驾驶证被扣满12分后,驾驶员将面临罚款和拘留等处罚。此外,文章还列举了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无证驾驶、交由未取得驾驶证的人驾驶、逃逸事故、超速行驶等。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还可能被吊销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交通部发布了相关文件,规定了转籍车辆的养路费缴纳和登记流程,省际间转籍车辆的养路费处理方式,逃缴养路费的处理以及重复缴纳养路费的处理等内容。要求转籍车辆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养路费相关手续,并强调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