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时间:2024-12-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9232

第一、第二中级法院:区、县法院

为了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高院民一庭组织研讨会

为了解决当前审判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部分疑难复杂问题,统一执法尺度,高院民一庭于2007年8月8日在二中院召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讨会。现综合会议研讨的有关情况形成会议纪要下发,供审判实践中参考。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讨会纪要

2007年8月8日,北京市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二中院召开,市高院民一庭庭长张柳青、副庭长单国军,一中院民二庭庭长高平,二中院副院长唐柏树、民一庭庭长靳起、民二庭庭长齐丽华、民六庭庭长王范武等领导出席,全市三级法院40余位法官参加了会议。

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问题

关于受害人起诉保险公司的处理问题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法定的赔偿义务。关于保险公司应作为第三人还是共同被告的问题,目前理论上仍有争议。会议认为:

受害人一方应当起诉致害机动车一方及其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如果受害人一方起诉时没有列保险公司为被告,法院应当予以释明。经释明,受害人一方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的,法院应当予以追加。释明后受害人一方坚持不起诉保险公司,且致害机动车一方亦不要求追加保险公司的,则可以不追加保险公司参加诉讼。

机动车投保交强险和商业性三者险的问题

关于机动车投保交强险和商业性三者险的处理问题

交强险与商业性三者险责任原理与确定因素不同,两种保险责任原则上不宜在一案中一并解决。会议认为: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损害的,受害人一方应基于交强险起诉致害机动车一方及其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对基于商业性三者险的保险赔偿责任,致害机动车一方可以另行起诉其投保商业性三者险的保险公司。

对《交强险条例》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交强险条例》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

会议讨论了《交强险条例》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效力问题。会议认为:

在当前没有法律具体规定或司法解释的相关适用性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只能适用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尊重保险合同的相关约定,按分项责任限额确定保险赔偿责任。但综合考虑《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意图和《交强险条例》的制度目的,在确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时,应在交强险的各项赔偿限额内从宽认定,使受害人尽可能获得较为充分的救济。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涉及交强险的其他问题

关于其他涉及交强险的问题

会议还讨论了其他涉及交强险的问题,包括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受伤者要求法院先予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定责等问题。会议一致认为: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公正合理的赔偿。

以上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召开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讨会的会议纪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二○○七年十二月四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湖南省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包括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后续治疗费用的具体计算方式和标准。

  • 人身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标准。过去,计算标准主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国家赔偿法》,而新的司法解释采用了定型化赔偿模式。新标准考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期二十年。这样的变化使得赔偿标准更加公正和客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过去由《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国家赔偿法》规定,现在采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定型化赔偿模式。赔偿标准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二十年固定赔偿年限计算。不同地区的全额死亡赔

  •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意义和作用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意义和作用。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具有公文书证的特性及较高的证明效力。它不仅是行政处罚、调解的依据,还是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和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及确定损害赔偿的重要证据。其制作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

  • 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 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 道路施工造成的交通事故找谁赔偿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