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当事人 > 非法没收的货物被拍卖后该如何进行处理

非法没收的货物被拍卖后该如何进行处理

时间:2023-10-1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9257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没收财物的行政处罚不服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既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

一、不服行政处罚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诉讼。

二、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诉讼。

三、侵犯经营自主权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诉讼。

四、拒绝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而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诉讼。

五、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诉讼。

六、要求发给抚恤金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诉讼。

七、要求履行义务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诉讼。

八、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诉讼。

除上述规定外,人民法院还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国家赔偿法第四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若存在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法第九条

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应返还财产。

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

应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若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应按照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给予赔偿。

三、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

若能够恢复原状,应恢复原状;若不能恢复原状,应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

应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财产已经拍卖的

应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

应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应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拍卖及其基本原则

    拍卖的定义、基本原则及主要方式。拍卖是商行以委托寄售为业,在公开场合出售货物,必须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原则。主要拍卖方式包括英式拍卖、荷兰式拍卖、密封拍卖和双重拍卖,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转让程序中的优先购买权实现方式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转让程序中优先购买权的两种实现方式:跟价法和询价法。跟价法允许优先购买权人直接参与拍卖,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询价法则是拍卖师在拍卖过程中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意愿,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成交。两种方式均要求优先购买权人遵循拍卖程序规定,否则视

  • 盗窃罪的处罚

    我国刑法关于盗窃罪的处罚规定。根据法条,盗窃公私财物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等。具体量刑幅度取决于盗窃数额和情节是否严重。同时,针对特定情形如盗窃金融机构和珍贵文物,将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房产拍卖及相关法律问题解析
  • 竞买申请及资格要求
  • 拍卖人的指定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