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是怎样适用的
时间:2024-06-26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问题的提出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行使问题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定义和背景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其股权的权利。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出价者的买卖方式。在强制拍卖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面临一些困难,因为拍卖程序强调价高者得,而股东优先购买权则强调股东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这种冲突导致了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在拍卖程序中的否定态度。因此,如何协调这种冲突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行使可行性
笔者认为,在强制拍卖程序中应该承认股东优先购买权,理由如下:
-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法定民事权利,是由法律直接创设的,可以对抗第三人的民事权利。如果要否定股东优先购买权,必须有其他更优越的优先权出现,但拍卖作为一种买卖方式,并不能决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期待权,它随着基础关系的产生和消灭而产生和消失。股东优先购买权从公司成立时开始存在,而不是在股权转让时产生。股权转让只是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一个条件。因此,拍卖不能无端否定或剥夺早已存在的股东优先购买权。
-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资合兼人合的特点,有一定的封闭性。法律赋予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持股东之间的亲密关系,保障股东及公司的合法权益。为了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也不宜在拍卖程序中否定股东优先购买权。
- 针对上述否定观点,笔者认为在拍卖之前,应向竞买人告知其他股东保留优先购买权的情况,然后由愿意竞买的人参加竞拍。这样既保护了其他股东的法定优先购买权,又未侵犯其他竞买人的利益,同时还能保障拍卖的竞争性。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具体行使方法
在强制拍卖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 跟价法:法院通知优先购买权人直接参与竞买,与其他竞买人一起竞价,最高出价者获得股权。这种方法使得“同等条件”无从产生,因此无法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
- 询价法:法院通知优先购买权人到拍卖现场,但不直接参与竞价。最高出价产生后,拍卖师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是否愿意以该最高出价购买,如不愿购买,则由最高出价者购得。如此反复,直至其中一方退出,拍卖成交。
- 底价法:在股权交由拍卖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优先购买权人出价承诺购买,拍卖以该承诺出价为底价。如果无人出价,优先购买权人以该承诺出价购买股权;如果有人出价,优先购买权人丧失购买股权的机会。
- 拍后法:在股权拍卖程序结束后,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是否愿意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如果愿意购买,则最高出价者丧失购买机会;如果不愿购买,则最高出价者可以购买。
笔者认为,在强制拍卖程序中,应采取询价法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然而,当股东愿意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时,再次询问最高出价者是否愿意加价是多余的,因为这样会与跟价法相似,使股东优先购买权无法行使。
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强制拍卖程序中的具体行使程序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在强制拍卖程序中设计以下具体行使程序:
- 在发布拍卖公告前,法院通知公司和全体股东股权将被强制转让,并要求全体股东在接到通知后的20日内书面确认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
- 拍卖公告中明确对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人数和名称。
- 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应到现场等候最高出价产生,否则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 最高出价产生后,拍卖师在落槌之前询问保留优先购买权的股东是否愿意以最高出价购买股权。如果股东愿意购买,则该股权由优先购买权人购得;如果股东不愿购买,则由最高出价者购得。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强制拍卖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持肯定态度,但对于具体行使方法缺乏明确规定。新《公司法》也没有详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采用了跟价法。笔者认为,应该采取询价法作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能够遵守拍卖规则,同时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购买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人公司股权转让的税务和清算问题
一人公司股权转让的税务和清算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转让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股权转让不需进行公司清算,而是根据股东协商确定转让条件。
-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被执行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停止拍卖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介绍了网络司法拍卖的优势,包括信息覆盖面广、公开透明、成交溢价率高、实现市场超地域化和成本低廉等方面。
-
为什么需要强制性资产评估
为何需要强制性资产评估的原因在于国有资产交易的特殊性,国有资产涉及产权交易时所有者无法直接参与定价,而中介机构能够提供公允的资产评估价格,以确保交易价格合理公允。此外,文章介绍了国有资产评估的审批权体系包括审批从业人员的执照和审批评估机构的执照等,同
-
一、公司收购个人独资企业的收购流程
公司收购个人独资企业的收购流程及注意事项。收购流程包括收购方的内部决策、出售方的内部决策两个方面。在收购前,需要注意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特别是注册资本问题,要弄清目标公司是否有虚假出资和抽逃资本等情况。此外,其他股东的权利和优先购买权等也需要考虑。
-
公司股东怎样退股
-
非上市公众公司怎么进行股权转让
-
股权质押必须全部股东出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