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执行人余某文与被执行人余某国是同村村民,由于余某国未偿还余某文借款本金和利息,余某文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余某国应偿还余某文借款8.8万元及利息。在诉讼中,法院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查封了余某国所有的位于农村的一幢混合结构四层房屋。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余某国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偿还借款本息的义务,余某文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立案执行后,依法向被执行人余某国送达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履行还款义务,但余某国仍拒不履行。经申请执行人余某文申请,法院依法裁定拍卖余某国所有的上述房屋。受法院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上述房屋进行价格评估,评估价格为34.2万元。
为避免出现竞买人窜通、恶意压低拍卖价等情况,法院在向拍卖机构送达拍卖委托书时,并未设定拍卖保留价,而是在拍卖会之前一天告知拍卖保留价。在综合考虑上述房屋建筑时间、装修情况、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后,法院提高了拍卖保留底价,确定拍卖保留底价为40万元。最终买受人余某文以50万元最高价竞得上述房屋。
法院拍卖保留价通常称为拍卖底价,是据以确定拍卖成交的最低价格。在拍卖程序中,竞买人所出的最高价低于保留价的,不能确认拍卖成交。在任意拍卖中,拍卖可以是有底价拍卖,也可以是无底价拍卖。从理论上说,对于执行程序中的拍卖,法院可以根据拟拍卖财产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有底价拍卖或无底价拍卖。考虑到实际操作中容易引发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拍卖规定》)明确要求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拍卖一律采取有底价拍卖。采取有底价拍卖可以有效避免利息向一方当事人过分倾斜,防止因拍卖价格过低对被执行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评估价对确定拍卖保留价有重要的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拍卖保留价基本上是依据拍卖物品的评估价来确定的。由于评估价是重要的参考值,因此不少人认为评估价就是拍卖保留价,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首先,价格评估机构的收费是按评估价的一定比例收取的,当价格评估得较高时,就可以收取较高的费用。因此,评估机构存在着高评的利益驱动。其次,实践中存在着竞买人事先与评估机构联系,要求评估机构低价评估的违法情况。第三,有的外地评估机构对于拍卖财产所在地的市场行情不了解,选择的评估参照物价格与评估财产的实际价格完全脱离,造成较大幅度的低价评估或高价评估。
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程序。首先需委托中介机构评估资产,然后提交资产处置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同意后,通过云浮产权交易所公开拍卖,拍卖收益上缴市财政专户。若资产为土地,需交由市土地交易中心处理。
欠货款司法拍卖设备的法律程序。法院委托拍卖机构拍卖拖欠货款的设备,并监督拍卖过程。财产需经评估确定价值,对于价值较低或价格易确定的情况可不评估。拍卖机构需具备相应资质,法院确保拍卖合法公正。具体程序和要求依法律和司法解释而定。
电子拍卖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电子拍卖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商品,避免了传统拍卖中实物的移动,竞拍方可以网上竞拍。电子拍卖与其他应用如电子签约和电子支付相结合。电子拍卖系统具有竞拍者匿名性、不可抵赖性、公开验证性等特点,并且具有拍卖效率高的优势。在互联网上
不同类型的拍卖方式,包括增价拍卖、减价拍卖、有底价拍卖、无底价拍卖以及密封递价拍卖。每种拍卖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流程,如增价拍卖竞价由低到高,而无底价拍卖则没有预先设定的底价。密封递价拍卖则是竞买人提交密封标书,由拍卖人公开开启并选择最高出价者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