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经评审后,如果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可以否决所有投标。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如果所有投标被否决,招标人应根据该法重新进行招标。
根据该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在确定中标人之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根据该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并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接受投标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根据该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招标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如果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中标人应提交。
根据该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在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根据该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中标人应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分别转让。但根据合同约定或招标人同意,中标人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中标人应对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对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企业在物流招标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设定过于苛刻的招标条件、频繁招标以及唯价格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物流商,损害自身声誉,甚至滋生腐败。企业与物流商是利益共同体,应给物流商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增强企业
违规转让中标项目的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标人如将中标项目转包或分包,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及中标人的投标要求等内容,包括评标标准、程序、保密义务
工程风险及其分析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不能完全担保及转移所有风险,建设工程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风险的来源和特点,并强调了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招标人应当拒收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招标文件的组成和招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